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旧官家落魄客居 新至尊春风御宇 (第8/8页)
左右当庭击碎,这事连持盈都有听说,赵焕更是在那之后频频向外暗示自己喜爱琉璃珍玩,过了几日之后,便和他的长子蔡攸结拜为兄弟——皇帝的谈话非常直白,开门见山。蔡瑢甚至还没有被皇帝允许起身,眼帘前便出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这盒子的锁已被拆下,随时都可以被打开。 赵煊在上方高坐:“这是令公子在东南奉道君旨意送来的东西。太师打开看看吧。” 蔡瑢正在犹豫,而赵煊已经示意左右去替他打开了盒子。 人头。 一个硝制过、发白的人头,正圆睁着眼睛,在盒子里向他看来。 蔡瑢和这颗人头对视,忽然笑了:“道夫兄,别来无恙否?” 赵煊看他面上奇诡的微笑,说道:“看来太师是知道此贼伏诛之事了,还是说,这件事根本就是你授意的?” 自道君南下,天子的亲舅掌握京畿兵权,李伯玉出任枢密、组织抗金以来,东京城从舆论到实际都早已换成了赵煊的天下,蔡瑢、王甫待罪在宅,行踪都被严密地看管起来,根本无法得知东南情况。 而看到蔡瑢此时的表情,赵煊便知道童道夫伏诛这件事情早已在蔡瑢的预料之中了。 3 蔡瑢伏地不起:“童道夫伐辽有失,又收留叛将,导致金人寒盟,南下犯顺,侵扰宗社,人人得而诛之。” 赵煊见他将昔日盟友摆了一道,不置可否:“太师说得不错。只是童道夫从燕云回京之时,朕原本有意亲征,使他留守东京,他却不奉敕令、私下东南,不知是听了谁的主意?” 蔡瑢道:“老臣不知。也许是他自知罪恶弥天,唯恐陛下降罪诛杀,因此才逃往东南,以求道君庇护。” “道君是朕的父亲。朕要杀的人,太师以为道君会保护吗?” 赵煊一步步下了御阶,来到那匣子旁边。 蔡瑢看见他的靴子和童道夫的头站成并排:“道君和陛下是天下至亲父子,休戚与共、荣辱一体,童道夫不知天数,违背陛下纶旨,阴蹿东南,道君不就为陛下诛杀了他吗?” 赵煊垂眼去看那个匣子,轻轻地踢了那匣子一脚,童道夫的头便滚了出来。这位曾经如山岳一样护持在他父亲身边的阉宦,以国家的名义出使的大珰,在这样的离乱之中已经处以极刑,他笑了一下:“童道夫去东南时,道君原不预备杀他,只是他假借为道君修建行宫的名义,征敛民财,结怨东南,又杀良民以充水匪,索要军用,导致下民暴起作乱,拔下了他的头。” 蔡瑢称赞,此时他的声音还是那么的沉稳,一点破绽都没有:“‘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童道夫枭首伏诛,是谓天罚也。” 然而不知怎么的,赵煊的声音忽然变得有些愉悦,有些得意——其实是这样的,虽然是国家的多难之时,却是他的生发之年,放在一个月以前,这总揽朝纲的权相怎么会跪拜在他的足下:“太师久不通外界消息,恐怕不知道吧?童道夫不是由道君赐死的,而是下民作乱,一举冲入了道君驻跸之所,童道夫挟持道君出奔,被拦截于途中。他们当着道君的面,拔下了童道夫的头。” 蔡瑢没有说什么。 3 但赵煊看到他撑在地上的手开始发颤,蔡瑢没有抬头,不然他会看见皇帝的面容上闪着一丝快意的笑,谁家的儿子听到父亲遇险会这样笑呢? “朕听说血从他颈子里溅出来的时候,都喷到了道君衣服上,道君受了惊吓,至今昏迷未醒。” 他恍然大悟地将这三朝老臣扶起,很真心地问道:“太师,为什么被拔下头的不是你呢?” 皇帝那一双少年人的眼睛,和持盈一模一样的眼睛,就这样看着蔡瑢。 好像离开他府邸时,在丛丛黑甲间回顾的宣和天子。 赵煊知道,蔡瑢对他不是真心叩拜,但无所谓了,蔡瑢向他跪下了,不为别的,不是因为他的智慧,不是因为他的武力,只是因为他姓赵。 就好像蔡元长这个人可以被叫做任何一个名字,父亲也会爱他,即使他布下罗网,为了保全自身让父亲陷入窘境。但他不一样,他只要失去赵这个由父亲血脉赐予的姓氏,就会立刻失去父亲的眷顾——他明明曾经是这么敬仰、孺慕、爱戴这个人啊! “道君命蔡攸统领童道夫所带来的兵马,现如今他已可以拥兵东南、挟持道君了。圣朝以孝治领天下,你设计使道君陷在东南,朕便不能动你家——蔡元长,我爹爹爱重你凡二十年,你就是这么回报他的吗?” 大家都以为赵煊痛恨的是拥戴赵焕的王甫,然而王甫在他眼里不过是一跳梁小丑,他甚至懒得去羞辱他。只是对父亲最爱重的蔡瑢,他讥笑道:“还是说,你笃定东京会陷落,朕会死于乱军,道君会在东南复辟?” “臣不敢!” 3 “哦,你不敢。”赵煊微笑道,“金人进犯,他将这一乱摊子扔给了朕自己跑向东南,现在世人都认为他在东京城还未陷落的时候就带走了数千精锐,在东南保护自己一个人。你以为他还剩下多少声望,多少民心?东南的官员,谁还肯听他的话?从他禅位的那一刻起,今生今世他就只能仰仗着朕了!” 他皱着眉问蔡瑢:“可你还是逼着他和朕作对,为什么呢?” 皇帝的玉音在他耳边如擂鼓一样的响,这位木讷的、严肃的新天子很少有这样失态的时候。 为什么? 因为持盈绝不能退位。如果时光能够倒回半个月前,蔡瑢必然会在那个血月夜里陪伴圣驾,而不是这样轻飘飘地回府,被逼接受皇帝禅让的消息。 本来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还是这样极端的情况。新天子为了平息民愤,总不能杀了自己亲爹吧?那祭旗的人还能是谁? 只是这样连环的计策,总要出纰漏。然而蔡瑢扪心自问,如果在半个月前,他知道这样的计策会让持盈身置险境,他还会做吗? 他想了想,应该还是会的。 但他说不出话来,只是觉得内心有些痛楚。他见证过这么多次属于福宁殿的夜晚,哲宗皇帝晏驾的时候,他起草诏书,向太后和章丞相就在皇帝的遗体前吵了起来。 章丞相说,简王和官家是同母所出,身份尊贵,要立当立简王。 3 向太后说,我没有孩子,神宗皇帝的每个孩子都是庶出,没有身份上的区别,吴王有目疾,不能做官家。诸王以穆王为长,要立便立穆王吧。 于是章丞相就说出了那句震惊天下的谶语:穆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然而蔡瑢最终还是受圣母之命,在圣旨上写下了穆王赵端的名字,内侍去传旨时,穆王竟然不在,而是陪同有孕的妻子王氏去大相国寺拜求平安。 不知道等了多久,他才在福宁殿里看到了匆匆而来的穆王,他穿着一身月牙白色的直领褙子,提着翩跹的裙裾跨过福宁殿的门槛,神采含光,如珠玉照世。 他那样悲伤地扑倒在皇兄的遗体面前,又那样生机勃勃地,接受了诸人的礼拜,成为了大宋的第八位皇帝。 后来他受贬谪去了杭州,又得蒙新天子的恩遇回到东京,那一夜月色微蓝,就好像哲宗升遐的那天,穆王如流云一样的衣袖。 他只能叩首:“臣实无离间两宫之心,陛下明鉴。”他绝不认罪,持盈才三十岁,他才五十岁,人生漫说还有二十年,他怎么认罪以落人口实,他怎么肯去死? 而赵煊不再去扶他,只是说起了另一件事:“朕入主福宁殿时,在侧阁发现了一条密道。” 蔡瑢不知道他为什么提起这个,但这条密道被发现是迟早的事,持盈甚至和他玩笑过,等有一天他死了,嗣君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