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波谲云诡 (第1/3页)
“小仙容修竹特来请罪,小仙因家姊之逝悲痛欲绝,又自小与凌波宫大公子张吟回素不相能1,才窃以为他乃幕后主使,而因司法天神杨戬与小仙暗通款曲已久,并私定终身,故请他襄助,他笃定家姊是为张吟回所杀,并不搜查证据,实则是栽赃陷害贼喊捉贼,他在蓬莱大肆弄权,完全是司马昭之心!此间诸多事宜,皆为杨戬所策划,嫁祸于人、无中生有,凡此种种皆出于他一人之手。然纸终不能包火,他为了灭口,居然在暗中对小仙痛下杀手,小仙拼死才逃过一劫,小仙不敢再助纣为虐,亦不愿为他所欺,故请陛下、娘娘降罪。” 蟠桃盛会上高朋满座,鼓乐齐鸣,八珍玉食琼浆玉液使人目不暇接,而在这座无虚席的盛筵之上,蓬莱凌波宫的弘华仙子却姗姗来迟,众仙正推杯换盏走斝传觞,好不快活,她却带着容修竹,也就是不久前来真君殿击鼓鸣冤的那位蓬莱仙,口口声声说要揭发杨戬之罪,好让玉帝王母辨清忠jianian,早早清理门户,再赦张吟回无罪释放、让容修竹戴罪立功。 闹剧开首,偌大的瑶池霎时鸦雀无声,尔后又窃窃私语起来。仙娥舞姬一应退立旁侧,嫦娥、白鹤诸仙子罢舞分至左右,与三圣母、织女等仙所在一处,而被当堂状告的杨戬却气定神闲,镇静自若,神色不变地打量着弘华仙子,眼中有嘲弄、审视与轻蔑,他脸上笑意浅淡,大概是被此愚蠢行径逗得发笑。 要说此闹剧之起,源自杨戬前番赴蓬莱所查历时半载之案。当时,蓬莱凌波宫小仙容修竹,冒死犯禁,越职而来,亲至三十三重天真君神殿,鸣冤告状。彼告凌波宫宫主弘华仙子之子张吟回,因嫉妒之心,戕害其同胞jiejie容罗霜,事后更拒不认罪。修竹搜集诸般证据,方得证实其罪。然屡告无果,均无门路,不得已,乃求助于真君神殿。人有冤抑及当辩理者,杨戬虽死不避,故承兹委,作牒立案,援笔立成,赴蓬莱以穷核。 要说容修竹与容罗霜,亦命途多舛者也。二人本为弘华仙子胞姐——碧华仙子之女,千娇万宠于幼时。然碧华于大战中为救弘华而陨落,二女遂成孤儿。族中议定,以二女托于弘华。弘华恐人非议,勉为其难,携二女归凌波宫。然自此以后,弘华对二女冷漠异常,不问不闻,且听任其子张吟回欺凌之。 二女自幼颖悟绝人,姊工武,妹擅谋,然未得良师,进步维艰。罗霜之才,为张吟回所妒,久抑之,使其志不得伸,天赋亦埋没。顷因琐事起衅,吟回怒而杀之,发现其尸,已遍体鳞伤,命绝多时。此伤非止新创,更有千年旧痕,累积而成。其妹修竹哀恸欲绝,愤恨盈腔,怨念横溢,奈何身微言轻,莫能为姊作主,遂思及三界法度之主宰——司法天神杨戬。 至于蓬莱何竟无人为二女作主?盖此案牵连甚广,弘华之师乃沧澜仙,沧澜仙即蓬莱主——长生子母之大弟子。再次略提题外话,弘华与三圣母同出一门,三千年前,沧澜仙见三圣母资质非凡,携之至蓬莱行收徒之礼,收为门下首徒。再谈张吟回,其妻乃蓬莱重翠宫宫主幼女,又师承万渊门主人,其叔又为长生子母之二弟子玉瑾仙。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彼辈势必要保张吟回无虞,而容氏姐妹相依为命,有亲不如无,故不免沦为弃子。 此案若使蓬莱自决,恐为冤狱,堂堂仙岛竟成了天下贼人逋逃的萃渊薮2,但这事偏偏捅上了天庭。 杨戬出案,未尝多携从,今兹特携三圣母与贞英以行。携三圣母者,欲以之为制,先使诣蓬莱,访沧澜仙品茗论道。沧澜仙知其意,便默许之,不干预此案。至于贞英,杨戬欲以之为饵,以引众人之目,且使其与棘手之辈辩难,俾3得充裕之时以办案,且贞英昔居蓬莱听学百年之久,知众人性情,便于周旋。贞英亦洞悉此意,虽恶杨戬心机之深沉,然一则欲明冤案之真相,二则有三圣母之情在,三则杨戬为其上官,公事所命,不得不遵也,故同行而无怨言。 但杨戬等人于赴蓬莱之途遇刺,彼辈虽非其匹敌之对手,然其实力亦不可小觑。贼败,即自裁,形神俱灭,证据无存。杨戬与众下心知肚明,此蓬莱所施之下马威也。有议者欲穷治其事,而杨戬不欲以是事旷日费时,遂止之。 既至蓬莱,杨戬先诣凌波宫以察情状。彼所领之众,各持厚礼一份,分送长生子母、沧澜仙、玉瑾仙、福禄寿三仙、蓬莱七仙、八仙等德高望重仙人之手,并亲往拜见,此礼数也,又寓警告之意,使彼辈勿多事。夫受人者短,食人者软,必要时,彼辈亦不得不助也。 果然,先前盛气凌人之宫门,其声渐寂,然暗沮4之者亦甚多。故杨戬此案甚艰,屡涉危局,不得已兵行险招,以退为进,使众误以为他仅来虚与委蛇一番作罢,实则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其遭谗慝5陷害亦多矣,每化险为夷,反致其敌,亦涉宫门诸仙之利,彼辈怒甚,遂拂袖而去,再不复返。 至此,彻查此案、使罗霜魂魄安息便可易如反掌。继是,杨戬众人查明容罗霜果为张吟回所虐杀,案情大白。依天条律例,判处张吟回魂飞魄散之刑,定于蟠桃会后执行,先押入水牢候审。又据天条《申卷》所定,凡办案处有失察之处,或告状人无处伸冤,不得不越级上诉者,无罪。故容修竹未坐叩阍之罪。贞英、三圣母本欲携之至天庭,然容修竹自愿随沧澜仙左右,二人遂罢。不意容修竹竟于蟠桃会上与弘华同谋诬陷杨戬。 蓬莱之案既毕,继言王母归来,瑶池设蟠桃宴共襄盛举之况。于南天门之巅,昆仑镜浮空高悬,其中幻化莫测,斗转星移,金光白芒交错,幻象纷呈,光怪陆离,尽显道法之玄妙。而那王母娘娘,历劫八十余载,终返天宫。其仍凤袍加身,金簪挽髻,花钿点缀,仪态万方,睥睨万物,高贵端庄,威严赫赫。而较之从前的凌厉,王母变得柔和淡然了不少,只是眸光愈发深邃,如炬烛照,亮明人心。 蟠桃会尚未开始,宾客俱未到场。瑶池中只有天庭的文武圣众到齐,并列立两阶,行礼相迎。 “诸位平身吧。”王母覆手轻抬,示意众仙不必多礼。她先是将目光放到立于文官之首的杨戬身上,他身后不远处便是三圣母,三圣母驻守华山,平时并不经常出现在天庭,这次也是因为帮忙筹办蟠桃会,又是皇亲贵臣,这才低调出席,王母略端量了兄妹俩几眼便不再多看,而是视线偏转,看向了那武将一列的首位,一抹华贵的软翠之色宛若鹤立鸡群,登时映入眼帘,她刹那恍惚一瞬,才认出这是沉香,她适才还以为是哪家仙子,想着天庭何时又出了位女战神。 王母意味深长的打量在杨戬和沉香身上流转,却也不多言语,只是末了对玉帝道:“筹备蟠桃会并非易事,陛下辛苦了。” 玉帝笑道:“娘娘喜欢就好,朕也只是吩咐下去,其间大小事宜皆是杨戬主理,杨戬办事得力,朕倒是抢了他的功了。” 王母莞尔:“既如此,那便开宴迎客吧,算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