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大朝 (第1/1页)
一群老狐狸都认为,正处内忧外患之际,这新上任的君王应该不会那么快就“一朝天子一朝臣”,而是先安外再攘内。 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这位新君的雷厉风行,第一次大朝,就亲自动手杀了两朝元老的宋相。 眼前大片大片的鲜血甚至让一些元老回忆起了当初长钦帝——当今陛下和前任陛下的父亲所在时的场景——也是柱上金龙嗜血,脚下玉阶染红,身上朝服溅朱。 看来又是一个暴君!不少臣子心里惊呼:纵使在行刑前已经宣读过罪行,其罪当诛,但宋相毕竟是士大夫,此处毕竟是金銮殿,哪怕是为了立威,也未免过于寒天下士子之心了。 想是这么想,劝谏则无一人,众臣龟缩的样子被姜渝尽收眼底。 一时间,金銮殿静默无声。 若是以往带兵,立了威往后慢慢调教即可,但是如今做了君王,做法自然得麻烦些。 否则士大夫一支笔,不知动摇多少民心。姜渝静静想着,依旧是面无表情。 紧接着,随着身旁花公公的宣读,五六个佩剑的士兵抬着三个大木箱上殿,紧随其后的是两男一女,衣着各有贵贱。 那三人见到大殿上的血迹和尸体,都不由得腿软,定睛一看,却又有了些底气。 “是否觉得朕如此处置宋相不妥?”姜渝挥手让殿下叩见的几人站起身来,扫视了略有sao动的朝臣一眼,道,“那众爱卿就好好看!好好听!” 阶下先是士兵有了动作,将三个箱子一同打开,两箱是米,一箱是金银财物。 “陛下,青州赈灾的粮食已应陛下召令,于宋相府中取了百分之一。”士兵禀报道。 “应陛下召令,取宋相府中密室珠宝,还有一本礼册。”另一士兵边说着边从怀中拿出一本册子,直吓得部分朝臣脸都绿了。 然而,那部分朝臣眼睛再用力,也无法阻止那本礼册到了姜渝手中。 在众目睽睽下,姜渝将那本礼册置于膝上,说了句:“继续!” 那两男一女衣着较华贵的男子率先出列:“草民姓刘,乃晋州行商,随祖上做布匹生意,却于三年前被宋相手下逼迫贱卖祖业,一月内偌大基业毁于一旦,甚至欠下债务……” “草民乃柳州一村民,五年前祖宅被强拆,祖地被强征于宋相修祠,全村上告未果……” “小女子……” 待三人一一说完,姜渝难得露出一点微笑安抚几个百姓的情绪。 这一笑,生生迷了那几人的眼,之前于君王的威压中未觉,此时一笑才发觉姜渝眉眼精致。 “宋相已被朕斩于殿上,你们的东西悉数奉还补偿。”姜渝说完前半句,视线扫向众臣,“众爱卿可有异议?” 异议?谁敢有异议?不论姜渝手上那本如同生死簿的礼册,仅仅是这套同时显现了军权,拉拢了民心的手段就已经够他们战战兢兢的了。 台下几人谢恩退下,士兵也扛箱出殿,如果不是宋相的尸体提醒,一切仿佛都没有发生。 当然,朝臣显然不会当做不知道。 “宋相已死,如今相位空缺,不知爱卿可有举荐?”姜渝话语里似乎在问,但是朝堂上的哪个不是千年的狐狸,已经猜到早有人选。 果不其然,没过几秒姜渝就点了个人出来接替宋相空缺——梁蕴墨。 正是三年前的状元,算算资历不过堪堪入这朝堂,这样大胆的举动明显还是宣告着: 一朝天子一朝臣! 只是此时,已经没有谁有什么权倾朝野、加官进爵的野望了,保住项上人头已经很满足了。 解决完丞相的事,姜渝又让花公公掏出一道圣旨宣读。 是封姜寻为太子的旨意。 气氛一下子缓和下来,毕竟姜寻这个前太子,毫无疑问是正统,也不可能有什么异议。 只不免得让人疑惑当今陛下和先陛下姜扶究竟在完什么把戏,为什么要废后而立。 不过朝臣的心思在此处没多久,因为花公公喊了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姜渝手中还有个隐患呢!正想着,却见一侍卫上殿交予姜渝一火折子。 “朕此次就先不追究,望众位爱卿牢记宋相教训。”姜渝引燃火折子,将手中礼册烧毁。 片片灰烬落地,也让部分朝臣心中大石落地,原本绷紧的身子都放松下来。 “退朝——”随着花公公尖细的声音,朝臣如潮水般涌出了金銮殿的门,而在潮水褪去后,剩下的唯一一人就格外突出。 梁蕴墨知道,既然指定自己接下了丞相这个位置,姜渝定然是有所要求的。 “梁相随朕到御书房,感受感受指点天下的滋味吧。”对于自己选中的人才,姜渝态度自然温和些。 姜渝和梁蕴墨去这趟御书房,为朝堂换了多少血不得而知。 另一头姜寻骤然得知自己被重新封为太子这件事,脸上的惊讶盖都盖不住。到底是十二岁的少年人,虽说见过深宫中的波云诡谲,但是还未能完全掩饰自己的情绪,更何况是在自幼与自己交好的表亲——孔琦表哥前。 孔家是姜扶的母亲的母家,由于姜扶对姜寻的重视,孔家很早就挤掉了姜寻母亲家族辅佐姜寻的位置。 “他这是在做甚?”孔琦也不过十六少年郎,做家族传话筒还吃得消,但揣度姜渝还是勉强。 遑论他们现在还身处青楼,这道圣旨出来,姜寻即使成了太子也先背上个寻花问柳的名头。 本来让姜寻正大光明地进来不过是想要个风流名头作伪装,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 “你现在速速回去接旨,日后换个地儿联系便是。”孔琦火急火燎地嘱咐道。 十二岁,姜寻不过十二岁,怎能背上这样的名声?这是其一。 加之,姜寻是和他一起来的,他们本来商议的就是太子的位置,如今得了,姜寻明面上就是姜渝的太子,自然不好和孔家联系,否则可能让姜渝提防起了姜寻和孔家。 孔琦正为姜寻思索着,却见姜寻抬头,定定看向自己,一瞬间有了不好的预感。 “孔表哥,我们进来时是未时,正是勾栏青楼冷清之际对吧。”姜寻抬头看向孔琦,带着些公式化的笑容。 于是,风流才子孔琦从青楼带出了个“姑娘”,名声从风流变成了浪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