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1章 荆门山  (第1/1页)
    荆门山。    重重叠叠的山峰,如同一面屏风。    群峰之巅的树梢上,似是挂着一朵又一朵的彩云。    看样子,又要爬好一会儿了。    不过李平安脚下的山已经不计其数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爬山前,李平安开始重新编制草鞋。    原先的草鞋已经坏了,估计爬到半山腰都坚持不住。    便在这时山里刮起了一阵大风。    一红一紫两道流光,在空中划过。    仔细看去,是两个御剑而行的年轻人。    两人都是一袭青衫。    淡淡的颜色,却能衬托出两人的不凡。    左侧一人背后插着一柄长剑,红色的剑穗在风中飘荡。    手中抓着一个早已吓得面无血色的女童,哈哈大笑。    “最后再问你一遍,愿不愿意做我的暖手小童?”    女童哆哆嗦嗦地说不出话,“我...我愿意....”    “太晚了。”    那人手一松,女童从半空中掉了下去。    伴随着女童的尖叫声。    李平安双臂一撑地面,整个人冲天而起。    一把抓住了从天而降的女童,轻飘飘地落在地上。    “别叫了。”    女童身子还在发抖,惊恐地望着李平安。    张嵩抬头看着那两个年轻人,哼了一声。    “哪儿来的两个不知死活的小子,不知道荆门山上空是禁飞区吗?”    话音未落,两道璀璨的长虹,从半空中垂落而下。    紧接着一道长达十余米,深近一米的沟壑出现在了地面。    沟壑中埋着两个人的身子,正是方才在空中嚣张的年轻人。    此刻,却成为了两具再也不能说话的尸体。    张嵩瞥了一眼,“死得不冤,既知荆门山规矩还敢如此放肆,定是背后有人。    可见平常行事作风,嚣张跋扈,仗着有人撑腰。    只是这次,恐怕他们的师门或家族连屁都不会放一个。”    李平安感受着那股凌厉的气息,也不知是哪一位大能出手。    果然,做人还是低调一些为好,像这两人便扯着蛋了。    李平安将怀中的女童放下来。    女童约莫有十一二的年纪,生得一张鹅蛋脸,扎着两条辫子。    一双大大的眼睛,看起来又甜又美。    虽然稚气未脱,但身材发育得很好,不亚于成年女性。    怪不得其中一人,要求她做暖手小童。    女童像模像样地给李平安行了个万福,“谢谢公子。”    小脸现在还没有恢复颜色。    女童名唤小君,本是一个公子的婢女。    结果在随公子去往镇妖关的路上,被这二人给掠了。    幸好这二人嚣张异常,受到了报应。    又有李平安出手相助,这才大难不死。    .........    李平安问小君接下来要去哪儿。    小君说要去镇妖关找公子,正好与李平安二人顺路。    李平安便多编了一双草鞋。    “这个鞋,爬山的时候不累。”    小君接过草鞋,看了看自己脚下穿着的罗锦绸缎的鞋子。    纤纤玉足,配上精致的翘头鞋,而且和衣服的颜色也搭。    再看看这双草鞋.......    犹豫了一下,小君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李平安的眼睛。    知道他看不见,于是就没有穿草鞋。    但也没有扔掉,而是挂在了腰间    李平安虽察觉到了,却什么也没说。    只当作不知情。    等爬了一会儿的山,走了几十步。    小君便觉得脚下像是绑了个重物。    每走一步,都有一种沉重的感觉。    一路跟公子行来,都是乘着豪华的马车。    哪里爬过这种陡峭地山路。    休息的时候,小君无意中摸到了腰间的草鞋。    这才连忙把草鞋换上了。    草鞋穿上之后,除了有一丝扎脚之外,并没有给人任何不适的感觉。    反而如释重负,根本不需要磨合。    爬起山路来也轻快了不少。    小君笑嘻嘻道:“公子,你草鞋编的可真好,都可以拿出去卖了。”    不过一双草鞋也改变不了什么。    大多数时候,小君只能坐在老牛身上。    老牛嘴角轻轻勾起。    平日里驮着糙汉子驮惯了,好不容易驮小姑娘让它有点害羞。    ??????????ω??????????    .........    荆门山顶,孤峰之巅。    群山环抱,山外有山。    有一条瀑布,宛如一条百丈长的玉龙,直冲云霄,直入深渊。    宛若一条通天大道,云雾蒸腾。    向远处望去,绿荫深处,有一座古老的庙宇。    青瓦红墙,点缀其中。    佛家古刹“白马寺”    ......    在白马寺的东面,有一座“春秋阁”    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用翠竹搭建,背靠一座孤峰。    乃是道家庙宇。    .....    向西看去,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造型古朴别致。    阁檐上悬着一块匾额,上书“文昌书院”四个大字。    字体苍劲有力,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    系儒家书院。    三教把守在荆门山通往镇妖关的必经之路。    儒释道三教子弟,经过这里。    按照规矩都要走相应的道路,各家去各家的古刹,庙宇,书院。    另有一条宽敞大路,是为百家修士和散修准备的。    张嵩叼着一根杂草,侃侃而谈。    李平安和小君默默听着。    张嵩道:“兄弟上一次来这里时,那可是风光得很。    儒释道三家都请我走他们的道,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小爷我就是特立独行~”    小君眨着眼睛,萌萌地问道:“那你以前那么厉害,为什么现在落魄了呢?”    张嵩挥了挥手,“去去,你个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    记住了,到了镇妖关少说话,否则容易挨削。”    小君身子缩了缩,跑到李平安的身边。    张嵩大步流星地走着,能看得出来。    到了镇妖关,他是真的开心。    摸了摸身后的剑,笑了笑,“兄弟,我们快到了。”    李平安也轻声对老牛道:“老牛,我们真的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