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一缟素(3) (第1/3页)
好重的酒气。 二更天,张若冲在营帐中熟睡时,被突如其来的酒气熏醒。 虽说军中总有人不顾军法偷偷饮酒,但总不至於如此明目张胆。 借着外面炬火的微微光亮,他看到一人斜立在营帐门口。 那人不知是谁,看上去来者不善。这种情况还是人多些好,他心想。 环顾四周,二十人的营帐只剩下自己一人。 张若冲想起来,晚饭结束之後,帐篷里的兵士嘴上说要去看戏,想必是结伴买春去了。 “谁?” 张若冲伸手,在地上m0了半天,只m0到一个刀鞘。 “张曹官,上次你我在夜里痛饮,是哪年的事了?” 是周舜卿,他松了一口气。 “周大人,你怎麽来了?” “你觉得我为何而来?” 张若冲急忙拿出火镰,点上油灯。 火光照亮了空荡的营帐,他看到周舜卿腰间悬着两柄剑,一柄是他平日带着佩剑,另一柄是开了刃的手刀,x前的甲片反S出一片晶亮。 大半夜的,他身为太常寺少卿,怎会出现在军营,甚至还披着甲胄。 张若冲的困意被冲散,脑中迅速思索着所有可能。 敌军劫营? 不可能,永安县地处腹地,距边关千里,西夏人除非长了翅膀,否则根本过不来。 军营哗变? 拢共一千多人,没有欠饷银,又都是汴京城来的良家子弟,没有哗变的动机。 只剩下最後一种可能。 那事被周舜卿知道了。 张若冲头皮发麻,腿肚子有些打转。 那事还得从半年前说起。 半年前,周舜卿在军中,见兵士张若冲头脑灵光,举止有礼,JiNg於账目,便提拔他做自己的曹官,掌管日常起居,文书符印。 张若冲是个聪明人,在得到周舜卿的信任後,先後从他手里捞了不少好处。 一开始他还较为收敛,只敢在公家的东西上面揩点油,b如分发给诸将官的餐食,和兵士们的粮饷。 但久而久之,他发现周舜卿整日饮酒,诸事不查。 常言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面对这个糊涂蛋,张若冲彻底放开了手脚。 西路军渠帅【渠帅,一方综合战场的主帅,命名方式一般为XX军渠帅或XX路渠帅,朝廷临时指派,不是正式职位】赠与周舜卿的甜酒、茶、貂绒大氅和金线鱼带;家人给他寄来的兔毛小毫、h牛r0U脯,甚至连他平时饮酒用的错银小盏,朝廷赏赐的云头黑靴,都被张若冲拿去变卖了。 当周舜卿回到汴京,升任为太常寺少卿时,张若冲激动到难以自制,认为自己在边军受了那麽多年苦,总算是熬到了J犬升天。 只是没想到,这事还是败露了。 之前太过猖狂,许多账都没做g净,一定留了不少把柄。 周舜卿定是发现了这些行径,准备法办自己。 按照宋律,在军中克扣粮饷,偷窃、变卖朝廷命官私物,Si罪难逃。 本朝不杀士大夫,但自己从未考取功名,只是个庶人。按照本朝惯例,周舜卿想要杀自己泄愤,也是合乎法理。 在边军这些年,张若冲见过不少兵士和低阶将官Si於军法。 只要杀人的军官事後上奏,再给Si者家赔些银钱布匹,事情便算了结。 不过,这案子若是能交给提点刑狱司查办,定罪之後再经刑部、大理寺核验,最後圣裁结束後,方能定期问斩。 一来一去,还能再狱中苟活半年,只要保住命,说不定还能走动关系,让人通融通融,饶自己一命。 “周大人,你……我……”张若冲尝试开口求情,但实在不知道从何说起,也不知道该作何解释。 夜风呼号,宛若一名渔家nV扯着嗓子呼唤对岸情郎。 “属下别无所求,只是家中还有老母与弟妹,求大人留我一条贱命,他日好回报大人之恩。” 张若冲趴在地上,重重地叩首。 这话都是他从一名军都虞候那里听到的,当年那名虞候临阵脱逃,将要被军法问斩时,不卑不亢地向指挥使求情,说得便是这番话。 但那名虞候说的是家中有老父,张若冲父亲早亡,所以因地制宜,略作了改动。 一阵沈寂之後,周舜卿笑了,犹如丑角登台时看客的哄笑。 “之前没发现,你小子倒还挺会说……如此说来,你这是知罪了?” “愿为大人效以Si节。” 说完,张若冲紧闭双眼。 哐! 铁器相互碰撞发出刺耳声响,将张若冲吓得一个激灵,险些弹跳起来。 周舜卿将腰间的佩剑与手刀仍在张若冲面前。 “来,选一把。” 张若冲认得那两柄刀剑。 佩剑是周舜卿祖父传给他的,平日里只做装饰,从未见他拔出来用过。 另一把手刀【单侧开刃、较直,刃长在六十厘米左右的短兵器,制作简单廉价,是北宋时期较为常见的军队制式武器】重三斤六两,刀身厚重,刀刃锋利异常。 几月前,两人还在泾原路的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