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十九)双姝再会 (第3/9页)
喝采。 江湖,对许多人而言不过是传说,但这里的人,像是真的活在那些传说里。 自大梁开国以来,朝廷对江湖中人向来采取「不招惹、不出格,就彼此相安无事」的态度。 武林门派自有其规矩,只要不作J犯科、不鱼r0U乡里,便不纳入官府严控之列。 朝廷明知江湖之中藏龙卧虎,却也晓得,真正有本事的武人,从不愿与朝局纠缠。 若非万不得已,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反倒是民间匪患、山林盗贼时有为患之时,朝廷也会暗中或明里与江湖中某些门派、镖局、散人联手剿匪。 此种情形,名为「剿贼」,实则「借刀」,既省军费兵力,又能削弱江湖间某些恶X势力,何乐而不为? 江湖一方,虽讲究门规师道,却也逐渐明白,要在大梁之世立足久远,单凭武力不够,还需有所「登记」以取信於人。 如今各地成型的门派、镖局,有实力者皆会将其门人名录、驻地地址、行业类别等事送往所在府县衙门注册。 既是防外人冒名行事,也是与官府打点清楚、保一线生机的权宜之策。 朝廷不视其为兵,江湖亦不视朝为主。两边就这样相安无事地过了几十年。 这一切的潜规则,就像沉水木桩,看似不见,却撑着整座江湖与朝堂的微妙平衡。 宁川府中,除掌管刑案缉捕的巡捕司外,尚有一支专责日常街市治安的机构,名为城坊司。其总部设於中城,但西城另设有一分所,并将大部分人力驻紮於此地,日夜巡查,防止闹事滋事。 这番部署,并非无的放矢。 西城杂处三教九流,江湖人物出入频繁,是全府最为复杂之地。 为防人多嘴杂之地起了不轨的念头,府衙特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