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臣(皇嫂)_为臣(皇嫂) 第10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为臣(皇嫂) 第106节 (第2/2页)

两旁那些奇形怪状的花灯。

    偶尔赵复先看到什么有趣的,还想与秦王说两句,却在触碰到秦王冷淡的面色之后,硬生生把话憋了回去。

    陶氏戳戳丈夫的胳膊,小声问:“王爷是不是不想带咱们出来逛啊?”

    赵复先也很疑惑:“可是是王爷主动提出和我们一起的。”

    陶氏啐他道:“那是你前两天一直说,一直说,王爷给你面子,不好拒绝!”

    “啊,是吗……”赵复先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两人小声说话,走在前面的杨昪却突然停住脚步,他转目望了一下,被一个小摊上的灯笼吸引了注意。

    那灯笼被做成了一只白猫的形状,尾巴高高翘起,趾高气扬的,瞬间就让杨昪想起了之前有一年上元节,他与郑嘉禾出来逛花灯,她脸上戴着的那个黑猫面具。

    杨昪回忆起他离宫之前,郑嘉禾说她不出来逛了。

    待在宫里大约也挺无聊的,把这个带回去给她玩吧。

    杨昪从袖口摸出一个荷包,正要上前,却见摊位前来了另外两个人。

    看样子是一对母女,年轻的那个拉着自己母亲的手,兴奋地走到那只白猫灯笼面前,伸手指着对摊贩说:“这个我要了!多少钱?”

    摊贩眉开眼笑,把那灯笼取下来,伸出两根手指。

    “不多不多,二十个铜板。”

    “这些都给你。”杨昪把荷包往摊贩面前一扔,下巴微微绷着,有些不自然地说,“我要这个。”

    摊贩愣住。那荷包还是有些分量的,他不可置信地伸出手摸了摸,顿时瞪大眼,这里面少说也有好几两银子!

    杨昪眉头轻皱,他也觉得这样抢别人先要的东西不好,于是他又侧目唤了一声:“余和。”

    余和会意,连忙从怀里扒拉了一下,又掏出来几块碎银,要去递给那个女子。

    “这位娘子……”余和话刚出口,呆了一下,“邵、邵大人?”

    女子正是邵煜。

    她平日里入宫上值,都是一身男装,这会儿乍一变作女儿身,不仅杨昪没看出来,余和也是现在才发现。

    邵煜亦回过神来,连忙后退一步,拱手道:“臣不知……不知这是秦王殿下看中的,既然如此,臣就不要了。”

    杨昪颔首:“多谢。”

    谁都没注意邵煜身后跟着的中年妇人,然而就在这时,那妇人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飞快地转过身,急匆匆就往一边走。

    邵煜闻声转头,还来不及做出反应,却见原本跟在杨昪身后的赵复先也面色一变,大踏步跟了上去。

    “站住!”赵复先大喝一声,挤开人群往那妇人离开的方向去,眼见着那妇人就要消失不见,他急得抬高声音唤道,“五娘!你是不是五娘!”

    那妇人脊背一僵,随即更快地往前跑去。

    余和呆呆地看着两人相继离开的方向,张了张嘴:“王、王爷,这是什么情况?”

    邵大人的母亲为什么要跑?赵大人又为什么跟了上去?这这这,难道是有什么私情?可是不应该啊,赵大人的发妻还在这儿站着呢!

    杨昪目色微暗,他背过手,眼风落在邵煜身上。

    “怎么回事?”

    邵煜回过头,她目光飘忽,有些局促地觑了秦王一眼,道:“臣、臣先去看看阿娘。”

    说完,她也急匆匆转身,沿着两人离开的方向去了。

    围观了全程的摊贩紧张兮兮地看着眼前衣着尊贵的顾客,他刚刚可是听到了,这人是“王爷”,那在长安城中,能被这么称呼的也只有大名鼎鼎的秦王了。

    摊贩举着那只白猫灯笼,陪着笑往杨昪身前递了递:“王爷喜欢的话,这灯小的就送您了!您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别的看上的,一并带走!”

    杨昪缓和思绪,伸手接过灯笼:“多谢。”

    亦转身离开了。

    余和、陶氏连忙跟上。

    剩下摊贩望着几人的背影傻笑,过了会儿,他才突然反应过来,抓起身前桌上放置的荷包,大声喊了起来:“钱袋子!钱袋子没拿……”

    迎来两旁摊贩羡慕的目光。

    ……

    杨昪穿过层层人群,在长安街一处拐角的巷子里,找到了赵复先、邵煜与她的母亲。

    他立在墙角,看到隐在黑暗中的几个人,隐隐约约听到了说话声,但他并没有近前。

    他看了一会儿,又回到巷子口静立。

    陶氏倒是不放心,她踮着脚往那边观察了一会儿,才回到杨昪身侧,笑了笑说:“王爷怎么不过去看看?”

    “这是舅父的事。”杨昪顿了一下,淡声反问,“舅母就不好奇,舅父所见为何人?”

    陶氏看他一眼,叹了口气:“是,不止我和你舅舅,还有你大舅父……我们早就听说了一点风声,你舅舅也曾暗中派人打探过,只是这么多年,没什么确切消息,就一直不敢跟你提。”

    杨昪蹙眉斥道:“荒唐。”

    陶氏点点头:“本来我们也是半信半疑,但刚刚买花灯的时候,那妇人若是不认识我们,她听见你是秦王为什么要跑?这难道不蹊跷吗?况且你舅舅与你母亲兄妹情深,哪怕隔了这么多年,也不会认错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