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 (第1/2页)
二十四 “文和,我们走吧,你也看清他的真面目了,不如就此抽身,该还他的恩情也还了,不欠他什么。” “是不欠什么。” 须臾春至,雪融冰消。 以往的初春,贾诩会和金蛇一起懒懒地从洞中爬出,穿过芊软嫩草,去清凉的小溪边沐浴,躺在桃树下静待万物复苏。 春天总该是充满希望的,万事都会有新开始,新转机。 总得给人一些新盼头。 郭嘉离开了三人的居所,不知去了哪里,就像人无法找到风的踪迹。 深夜的荀府,传来了规律却又不寻常的脚步声,一轻一重,一浅一深。 贾诩不听荀彧劝阻,私下偷偷练习拄着手杖走路。 贾诩厌恶这种走路方式,它很滑稽,先用手杖抵住地面,左腿再往前一跳,右腿像是一条赘物,稍稍沾地便痛如钻心。 原来荀府的地板是很硬的,贾诩摔得身上片片青紫,不肯说出缘故。 荀彧知道贾诩倔强固执,不肯听话,只好命人铺设厚绒地毯,又让侍从扶着贾诩行走。 不料,这些侍从也被贾诩赶了回来。 “公子,贾公子执拗得很,不让我们在场,我们也没办法。他摔倒之后,挣扎半个时辰也要自己爬起,李婶子的侄儿看着好笑,在旁边笑了几声,被他骂得直哭……吓得不能入睡。要我说,还是贾公子的不是,他不让人扶,当然就站不起来嘛,怎么能怪小孩子笑他?” “文和性子要强,从明日起我会亲自陪他走路。你去传我的话,不许任何人议论文和,他是为了阻止董卓入关才会伤残,切不可令他心寒,切不可忘记他昔日之德。” 月圆之夜,荀彧推掉公务应酬,亲自陪贾诩慢走,言语宽慰。 贾诩自从残疾之后,性情变得敏感易怒,阴晴不定,逐渐在府中人缘断绝,但在荀彧面前没有半分不敬。 贾诩知道,谁都会看不起自己,但荀彧永远不会。 金无足赤,人中却有完人,荀彧便是世间完人,品格学识才能相貌,样样无可挑剔。 不像自己,妖鬼之流,心性狠毒,脾气凶恶,跛足残躯,哪里还配行走在荀彧的身边? 贾诩望着荀彧,只觉得眉目温柔的学长像太阳一般不可逼视,虽然相距咫尺,却远得无法触及。 “学长百忙之中抽身来此,贾诩深感有愧,还望学长今后莫要如此,一定以政事为重。” “文和哪里话,我心中挂念,难道不能来探望吗?你我岂能如此见外,”荀彧浅笑着,扶了贾诩的手臂:“走得越来越好了,文和恢复得很快,我心中也很欣慰…” 月轮中天,月光最盛之时,银辉洒满庭院,迎春花瓣随风飞舞,春景烂漫。 “文和你看,月色甚好。”荀彧引着贾诩观赏美景,想让他暂时忘却腿疾。 “今日月相圆满,可惜过后就会一天天残缺下去。”贾诩抬头望月,眉眼中带了几分恼意:“月亮残缺之后,还会再次复圆,何其可憎。” “文和…” 荀彧转步来到贾诩面前,看见贾诩满面泪痕。 好像月亮死在了他的脸上,那些泛着银光的泪水,是月亮血rou四溅的尸体。 荀彧心中灼痛,又回想起在战场上把贾诩挖出来的时候,他满脸鲜血的样子。 那是数次将他惊醒的噩梦。 看到荀彧微蹙的双眉,贾诩笑道:“抱歉,又让学长看到我这副无能的样子。” 一向最擅言辞的荀彧,双唇微动,却没有说什么。 贾诩双手扶着手杖,躬身弯腰,艰难地向荀彧行了一礼。 “多谢学长昔日的教导、照拂,贾诩感激不尽,必不自弃,学长勿要担忧。” 次日清晨,荀彧得知贾诩已经离开荀府,带走了少许行李,留下一封信,向他拜别。 数月过去。 京中,董卓的马车仪仗匆匆而过,平民皆远远躲避,有胆大的抬头窥视。 夏风拂过车帘,一紫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