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2 (第1/2页)
两年前的一个雨夜,刘旭明和刘忠来到彭怀村,亲情开头,死伤结束,让当时已经接近崩溃的刘学精神失常。 真相令人唏嘘,与廖远停猜的八九不离十。 奇怪的是,一个真相后带着更多迷雾。 比如他们因什么发生争执。 比如刘旭明的尸体。 而刘忠,这些年又一直在哪里。 廖远停沉默着,刘忠先开口了。 他问:“你和我弟弟是什么关系。” 廖远停道:“恋人。” 他突然有一个最想问的问题,“要一直躲下去吗。” 刘忠起身,要走。 门已经拉开,廖远停忍不住站起来,“这对刘学不公平。” “他明明还有家人。” 廖远停忽然感到无法言说的悲哀。 刘学及他的家人,为什么没有得到一点,哪怕只有一指的幸运。 他的心很闷。 从开始,到现在。 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迎接新的一年。 而他们这支离破碎,不忍直视的家庭,像掉在世界各角的玻璃碎片,躺在冰凉的大地上,如果不是还有一丝感情,或许一辈子不会再有联系——如果刘忠没有把他的弟弟和奶奶放在心上。 分离即死别。 世界就在这样粲然盛放中崩塌。 一出滑稽、荒诞、戏剧的人生悲剧。 近十二点,廖远停回家了。 他轻手轻脚上床,将刘学搂怀里。 窗外月亮高悬,廖远停一夜无眠。 刘学在他怀中睁开双眼。 二十八,贴花花,谚语,即腊月二十八。 廖远停一大早就出去了,留刘学和誊在家贴春联。 誊个子高,任务完成的轻而易举。 他们把福字贴了,灯笼挂了。 誊看着灯笼,一直看。 刘学给小白小灰换上苏婧买的火红小衣服,把小白的绳子解开,两个小动物你追我赶,满客厅乱窜。小灰长的快,盘不下誊的头顶,就盘到鱼缸上,鱼缸里的发财鱼死了一条,廖远停又买新的添上。 中午的时候,廖远停回来了,领回来一个人。 戴着白色面具,没有五官。 刘学私底下问他,他说是朋友,暂住家里。为什么戴面具,因为他不能受风,刘学恍然大悟,虽然还是不明白,但接受了。 他问:“他叫什么名字啊?” 廖远停沉默片刻,“喊他哥哥就可以。” 刘学微微一愣,噢了一声,笑起来,“好,我知道了!” 家里又添一个新人,两个小动物也好奇的不行,围着他打转,神奇的是,虽然他看起来有些诡异,但小动物都挺贴他,特别是小白,疯狂冲他摇尾巴。 他僵持着,似乎想摸,又克制。 刘学坐在不远处的沙发上,看着他说:“他很喜欢你。” 面具男顿了一下,没有说话。 “你不要害怕。”刘学离他近了一些,“他不咬人,你可以摸一下。” 面具男没有动。 “摸一下呀。”刘学又向他坐近,“他很喜欢你。” 终于,他伸出手,很轻的从小白头上抚过。 刘学看着他的动作,笑了,没再说什么,起身走了。 家里虽然添了一个人,但对方存在感极低,比默不做声,只知道微笑的誊还低,低到大家将他遗忘。 他不和他们一起吃饭,廖远停将他那份单独留出来。 偶尔两个人会在书房说话,一聊聊一上午,或者一下午。 刘学就在屋里画画。 画了一张又一张,然后将画上抛,洋洋洒洒,再扔进垃圾桶。 二九那天,他们再一次吃上自己包的饺子。廖远停和面具男还在书房,煮饺子这项工作就落到誊和刘学身上。 等他们出来,廖远停说晚上苏婧来,一起去放烟花。刘学开心极了,说好耶。他还没见过烟花,肯定很漂亮,很炫目。 廖远停摸摸他的头。 “你朋友怎么办?”刘学担心道,“我们都走了,留他自己在家吗?” “他和我们一起。” 刘学点点头。 廖远停看着他,不可察的叹气。 他把刘忠带回来唯一需要答应的条件,就是不能暴露他的身份。刘忠要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出现。 廖远停不解,为何相见不相认。 一轮到这个话题,刘忠就沉默。 廖远停也不再坚持,并以不相认这件事为交换条件,要刘忠讲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前因,后果,都要说清楚。 刘忠面对他时是戴口罩的,那双清冷的眼睛看着廖远停,要他说出非要探究过往的一二。 廖远停知道这冒昧又唐突,顺从地递给他一份资料。 刘学的改名登记表。 钟骁意。 刘忠慢慢拿着那张薄如蝉翼的纸张看,手指微抖。他笑了一声,眼眶湿润,随后缓缓放下,看向窗外。 树枝光秃秃的,顶着一片天。 “钟骁意。”他喃喃,“很好听的名字,很符合他。” 廖远停微微眯眼。 刘忠敛眸,语气很平静。 故事太久远了,从哪天开始讲起呢。 就从他有记忆开始吧。 自刘忠记事起,家里的谩骂争吵殴打就没有断过。他的父亲刘旭明是个酒鬼,吃喝嫖赌样样沾,把家搅的不得安宁。他的母亲,黄喜玉,是一个非常温柔但温柔过头的女人。次次挨打次次哭,只知道下跪道歉,抱着刘忠躲在衣柜里。衣柜里的木板很硬,也很冷,但母亲的怀里很暖,很柔软,他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他的童年。 他们家很穷,一方面源于母亲没有经济来源,另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