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1章 我当县太爷的那些年1  (第1/1页)
    第231章我当县太爷的那些年1    伏灵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    清晨。    韩香骨早起,将放在床下的书箱拉了出来。    书箱里装着两个包袱,一个是韩香骨自己的换洗衣物,另一个是湘绣县十数位老乡刻在木片上的家书。    抓起一把木片,韩香骨伸出遍布裂纹的粗糙手掌,轻轻摩挲上面的刻字。    湘绣县老乡们全战死了。    韩香骨唯一能做的,只有将这些逝者生前对故乡家人的叮咛与嘱托带回去。    旭日东升之际。    粗布麻衣的韩香骨一手拄着手杖,肩上背着装满沉甸甸思乡之情的书箱,走出城门。    壮美大漠之上。    两位也不知哪州的县衙捕快,正押解数位流放犯赶往玉门关。    一行人与韩香骨擦肩而过。    直走到日薄西山,韩香骨才停下脚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离韩香骨三十丈之距的沙丘上,伫立着两道长身玉立的人影。    “师父,雪姨,风jiejie!”    韩香骨挥了挥手。    ——    大漠沙如雪。    韩香骨躺在沙丘上,脑袋枕着双手,嘴里咬着一根干草,静静望着璀璨星河。    雪娘与小旋风生起篝火,将沙蛇穿在木棍上烧烤。    神魂状态下的朱九阴负着双手,举头望明月。    “大漠之行,懂得了怎样的道理?”    韩香骨:“该止杀的人不是我。”    朱九阴:“还有呢?”    韩香骨:“人力终有穷尽时,我或许可以做到魏国太平,却绝不可能做到天下太平。”    “时间流逝的速度,太快了!”    朱九阴:“见众生,做众生,接下来便是为众生。”    “你准备怎样做?”    韩香骨沉吟了一小会,道:“齐师昔年某位稷下同窗,其孙唤宁轩豫,现任魏国胡州州牧。”    “我有齐师亲笔介绍信,那位州牧不敢驳陆地神仙的面子。”    “一步直入庙堂,觐见伏灵皇,不切实际。”    “即使将我之法说的天花乱坠,也不过空中楼阁,只要那位伏灵皇不是憨傻之人,绝会将我当作异想天开的荒唐之辈,轰出宫门去。”    “徒儿想先从最低阶的七品县令做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直至轰动朝堂。”    “届时伏灵皇肯定会亲自下旨,叫我赶赴魏都觐见。”    朱九阴:“知道庙堂与江湖最大的区别之处吗?”    韩香骨摇摇头。    朱九阴:“江湖中人,若你天资根骨悟性俱佳,则隐居林泉不世出的天人,会主动放下身段,循循善诱欲收你为徒。”    “碰到那些千年难遇的真天才,天人之间多得是吹胡子瞪眼,撸袖子干仗。”    “庙堂不一样。”    “即使你腹有良策、励精图治、忧国忧民,即使你乃圣人转世,可只要跳进庙堂这口大染缸,比之人在江湖,更为身不由己。”    “多少身怀抱负之人,一生不得庙堂重用。”    “多少清明廉正之官,苦熬一辈子,临了头上戴着的,还是最低阶的乌纱帽。”    “多少尸位素餐的贪官,将百姓当作砧板上的鱼、rou,任意宰割,却凭着溜须拍马,上下打点,平步青云。”    顿了顿,朱九阴继续道:“就算你将一县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们安居乐业,五谷丰而六畜兴。”    “你也可能因为不被伏灵皇喜欢,不被庙堂那些官家老爷们喜欢,而苦苦守望,直至老死一隅之地。”    韩香骨沉默了好一会,才道:“若真像师父所言,徒儿或许会有遗憾,但绝不后悔。”    “一县百姓太平,也是太平。”    “爱无大小,太平也是。”    ——    伏灵二十年,三月中旬,韩香骨进入胡州地界。    四月初七,时隔近三年,终是踏足湘绣县境内。    韩香骨也不知自己究竟怀着怎样一种心情,一一登门。    当接过轻飘飘的木片。    当得知儿子、丈夫、父亲再也回不来。    老父捶胸顿足,老娘哭天抢地。    孤儿寡母抱头痛哭。    卫褚故乡在湘绣县下辖会暨村。    那是韩香骨第一次见到老卫日思夜想的沈星烈与卫燕奴。    女子约莫二十七八年岁,着粗布麻衣,戴着顶草帽,于田地中挥着锄头汗如雨下。    女子的眼睛特别明亮,像春日的潺潺溪流。    当与那双秋水长眸对视,韩香骨内心突然变得很安宁。    他终于相信,老卫所言非虚。    这女子十有八九,确为没落贵族千金。    至于老卫女儿,约莫十一二岁,穿着碎花红衫,绑着两根又黑又粗的麻花辫,跟在娘亲屁股后面拾杂草、拔莠苗。    老卫女儿怯怯弱弱的性格随老卫,但那张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小脸蛋,却随了娘亲,唇红齿白,眉眼如画。    韩香骨:“嫂嫂,卫大哥……走了。”    沈星烈沉默了一会儿,先冲韩香骨笑了笑,施了一个万福礼,随即向女儿招了招手。    待卫燕奴行至近前,沈星烈轻声道:“燕奴,向叔叔行礼。”    小女孩学着娘亲的样子,给韩香骨施万福。    沈星烈轻摇臻首,“叔叔南下数千里,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将你爹爹带回家。”    “燕奴,得磕头。”    小女孩很乖巧,双膝跪地,规规矩矩磕了三个头。    “面向西北,再给你爹磕头。”    磕完头后,小女孩站起身来,没去拍膝盖上的土,反而东张西望,询问道:“娘,爹爹呢?”    沈星烈揉了揉女儿脑袋,没回答,看向韩香骨道:“快晌午了,用过膳再走吧。”    韩香骨摇摇头,从衣袖里摸出两块系着红绳的骨牌,递给沈星烈。    “不打扰嫂嫂了。”    接过骨牌的女人突然抓住韩香骨手腕。    用劲之重,以至于韩香骨竟觉腕骨生疼。    女人一字一句道:“要的,一定要的。”    “请用过膳再走。”    ——    会暨村,卫家。    灶屋里,沈星烈忙着准备午膳。    韩香骨坐在正屋屋檐下的小板凳上,闭眸沉思。    脚步声由远而近。    韩香骨睁开眼睛。    “给您叔叔。”    卫燕奴将新沏的一碗茶递给韩香骨。    “谢谢。”    待韩香骨接过茶碗,小女孩询问道:“叔叔,我娘说你把我爹爹带回家啦。”    “爹爹人呢?躲哪儿去了!”    韩香骨:“你爹……死了。”    卫燕奴怔了好一会,忽然转身,一路嘤嘤着跑回东厢房。    灶屋内笃笃笃的切菜声骤然消失。    韩香骨赶忙起身。    沈星烈并未做傻事。    只是紧紧握着那两块骨牌。    背对韩香骨的清瘦身子,两边肩膀微微颤抖。    ——    Ps:准备好,接下来的故事很黑暗、很残酷、很血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