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4章 赵构番外 (第2/2页)
姐妹在金国过的是什么日子。 这群人黑衣人摸了一会就跑,出宫后,打来水拼命洗手。 “呸呸呸!” 他们对男人不感兴趣,也没有把赵构爆菊,刚才只是想要恶心恶心赵构。 “他祖宗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黑衣人们骂骂咧咧,趁着夜色,赶紧各回各家。 这件事,赵构没有声张出去——他丢不起那个人!只是在那以后,他睡觉时,也要安排七八名宿卫在床前为他守夜。 浚州城。 白糖厂开始招收新工人。 百姓急赶忙赶过来守着大门报名,用玩家们的话来说,就是:“凌晨两点啊!他们凌晨两点就守在那里排队,排了老长一条龙!” 毕竟白糖厂福利好,工资高,就是人工做事辛苦一些,但是再怎么也没有种地辛苦,逢年过节厂里还送员工两大罐白糖! 这是什么天大的好事! 谁家小子姑子要是能去白糖厂中上班,简直是赢了十里八乡的择偶权! 厂中生产出来的白糖又白又甜,没有半点苦味,和长江对面做白糖生意,那些富豪贵族对此是蜂拥而上,挥舞着大量钱粮来买,给大蛇军提供好大一笔进账。 大蛇军上下对此喜笑颜开,唯有李纲在认认真真书写万字陈表,希望玩家们不要走向歧路。 商业虽好,却终究不是正道。再经营有道,也只是个普通商贾,他们的精力不该放在经商上面。 他是那么真心实意,搞得玩家们也不好意思敷衍他,只能将人找来,给他算一笔账,告诉他办厂子究竟有什么用。 “李公应当知道,虽说大宋已有制糖法,产量却无法保证,黑糖少,白糖更稀少,主要是官僚享用,百姓无处购买。” 李纲微微颔首。 这个他明白,所以大蛇军能批量生产的白糖,才会让江南那么疯狂。 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但靖康之后,大量北人逃亡南方,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影响江南,南人便也开始追求甜味了。 玩家又道:“李公可知我这白糖坊养活多少人?” 李纲答:“四万五千人。” 这是整个江北白糖坊里工人的数量。 玩家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错!是五十万余人!” 李纲警惕起来:“使君要再招工?” “不是。李公难道忘了,那些种植甜菜的农人?” 甘蔗和甜菜是出糖植物大户,但玩家们并不能选择甘蔗。 不像现代,甘蔗已经能在江北种植了,宋朝时,种植甘蔗的地方在江南,暂时处于赵构名下,将这口红利给赵构 吃,玩家们不乐意。 糖用甜菜不同,糖用甜菜能够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种植,这时期糖用甜菜还未传进中国,仍在波斯和古阿拉伯栽培,并且尚未被发现甜菜根中含有蔗糖。玩家们千里迢迢赶往波斯,把甜菜带回来试种。 玩家对李纲说:“我手下白糖厂能够出糖五千六百多万斤,你猜猜需要多少甜菜,多少亩地?” 李纲不知。 玩家告诉他:“八万万甜菜,两百万亩地。” 李纲:“农人能愿意去种甜菜?不怕亏损?” 玩家说:“糖厂会和愿意种甜菜的农人签订契约,每年甜菜成熟后,便去收购。第一年,种甜菜的人只有二三十户,不过千亩地,第二年,种甜菜的人便飙升到千余户,第三年足足有四五万户,五十万余人尝试,约两百万亩地。” 李纲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五十万人,两百万亩地全种甜菜?你们疯了!粮食都不种,饿死人要怎么办!” 玩家们看着李纲,一直看,一直看,看得李纲浑身不自在,才有一个玩家长长叹了一口气:“你知道我们发现的最可怕事情是什么吗?” “什么?” “从史书到朝廷再到民间,都说泰半之税很可怕,可大蛇军收的一直是这种苛税,到秋收之后,百姓除却税收以及自己一年到头食用的粮食数量,居然还能余下二石粮,或卖或贮,你说,可不可怕?” 李纲哑口无言。 是啊,真可怕,为什么这种严税苛政,居然可以让百姓家中有余粮呢? 总不至于是大蛇军治下一个贪官污吏也没有,人人都为理想而奋斗,人人都是圣人?谁会信这个。李纲知晓缘由:小官人们广开言路,开的不是士子言路,而是百姓言路,是以那些官吏都不敢做得太过,他们清楚,百姓是真的相信只要他们上告,小官人们就一定会为他们出头。而百姓之所以如此信任,则是因为这些小官人在用真心对待他们。 谁对他们好,他们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