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高永夏洪秀英棋逢对手 (第3/4页)
我知道了。” “?” “之前有一个日本的记者来采访过我,也确实问过我秀策的问题,但我那时候说的是,「现在日本围棋界渐渐式微,在这样下去连那些古人都会被认为很弱。」而那时候翻译刚好不在,在场没有一个人懂日文,就随便找了个稍微懂一点日文的打工人来,可能是韩文也没有很好吧?,只翻了他懂的几个单字。” 听到这样的解释洪秀英大慨明白了,并头痛,“不会翻就直说嘛!”说完便转身,“我去跟进藤解释清楚。” “不用,被这样子看待不也挺有趣的吗?” “我不喜欢这样,我喜欢b任何人都要努力的你,所以我不希望你被这样误会。”洪秀英认真的说。 洪秀英的这种表情,高永夏看呆了,片刻之後,他从床上站起来走向洪秀英,他不明所以,这时高永夏伸手握住洪秀英的腰把人往自己身上带,“我可以把你那句话就当成告白吗?” 1 “别闹了。”但洪秀英通红的脸显的丝毫没有说服力。 就当作你同意罗!高永夏心里暗想。 又过了一个月,正好今天有举办跨年烟火秀,高永夏的家刚好是面对举办场地,所以他早早就邀了洪秀英当天来他家过夜,再加上两人也不喜欢人多的地方,洪秀英便爽快的答应了。 到了高永夏家,洪秀英走进门环顾了一下四周,跟当时一模一样,但却没有看到高永夏的jiejie,“永夏,你jiejie呢?” ”他去男朋友家过夜了,明天晚上才会回来,不然我怎麽会敢今天邀你来过夜呢?”高永夏说完还朝洪秀英眨眨眼。 洪秀英立刻明白他真正的企图,红着脸骂道,“下流!” “但你也Ai不是吗?”高永夏笑的更开心了。 洪秀英不想理他。 因为高永夏家里有个落地窗,所以他们两个坐在窗前欣赏烟火秀,大慨持续二十分钟後,高永夏突然说,“我们来许愿吧啊!” “什麽?” 1 “我听说日本人过年时都会去神社许愿祈祷新的一年平安顺利,虽然这里只有烟火没有神社,但将就一下吧!” 洪秀英白了他一眼,心想我们又不是日本人,但还是乖乖的照做了,闭起双眼,双手合十,在心里默念: 「苍天在上,我再此向您祈愿, 一愿,爸爸工作顺利,母亲幸福美满 二愿,助我在棋坛享有一席之地 三愿,」 洪秀英偷偷睁开眼看向身旁人,而那个人早已许好愿看着他,两人那一瞬间对视,相视一笑, 「三愿,我与他岁岁长相见。」 此时,烟火刚好结束。 到了暮春时节,又一次春暖花开,洪秀英一进去棋社便看见一位前辈走过来,洪秀英向他敬了一个礼,准备要离开的时候,那人却叫住他,“秀英。” 1 洪秀英转过头来恭敬的说,“怎麽了吗?老师。” “前几天中国棋社打电话来说想要邀请日本跟韩国棋社的棋士去中国那边去当交换学生,而中国也会各选一位去到日本跟我们这里,我们打算叫你去,可以吗?” 洪秀英犹豫的问,“大慨要多久呢?” “因为是交换学生并不是交流所以会到五年之久。” 五年?!这麽久,如果同意的话不就要跟永夏分开五年吗?我才不愿意呢!那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不想把他让给其他人,洪秀英在内心纠结着。 那人看到洪秀英犹豫的面孔,也怕他拒绝,找人也很麻烦,就直接说,“那既然你不说话,就当作你同意了,我待会儿就打电话给中国棋社说我们已经决定好人选了。” 洪秀英愣在原地。 洪秀英去中国的时间预计在六月,再过一个月就要启程了,而洪秀英依旧没有跟高永夏开口说过这件事,倒也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怎麽说。 就这样到了出发当天,洪秀英正坐在去中国的班机上。 “各位旅客,本班机即将起飞,请先将手机关机,并系上安全带,感谢您的配合。” 1 就在这时,洪秀英拿起手机,打了个讯息给高永夏,而後便把手机关机了。 「愿你在国顺利,武运昌隆。」 仁川机场门口,正站着一位英姿飒爽的年轻人,他正是今年刚满20岁的洪秀英,五年前他远赴中国北京,一开始连吃都吃不惯,但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也习惯了,在中国五年自然也练了一口好中文,虽然在心急的时候发音会不清楚,但在一般正常的时後依旧会令中国人赞不绝口。 中国有句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过年跟一些韩国特有的节目的日子,洪秀英都会特别想念在韩国的一切,父母、朋友、以及...高永夏。 至从在飞机上的那封讯息之後,他跟高永夏便再也没有联络过了,并不是特意把他拉黑,但就是不会互相传讯息慰问。 我与他岁岁长相见。 可惜天不从人愿,但是过不久他就来到这个异乡,这个愿望也无法实现。 但是没关系,现在我要来去找你了,永夏。 洪秀英下了车,当他站在韩国棋社的门口,他看着韩国棋社的招牌,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近乡情怯」的感觉吧! 马上就要见到那个人了,五年了,他好不好? 1 他一打开门,便看到了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那个人说,“你回来啦,秀英。” 他也回以一笑,“我回来了!” 跟当时一模一样。 end. 棋逢对手番外 *时间点:洪秀英15岁去中国前 高永夏最近觉得洪秀英怪怪的,但依然跟他谈笑风生,看他也没有想说的意思,所以他也没打算问他,只能等他自己想讲,他会听着。 这一等便是两、三个月,他难得没有不耐烦,直到四月份的某一天,高永夏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