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美学基本原理提要 (第4/6页)
作品来说,一种阐释只能照亮它的某一个侧面,而不可能穷尽它的全部意蕴。因此,这些作品存在着一种阐释的无限可能X。 7.艺术作品的意蕴层带有复合X,中国古人称之为“辞情”和“声情”的复合。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中,这种复合是不平衡的。这是研究艺术作品意蕴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 8.“意境”是“意象”广义的美中的一种特殊的类型,它蕴含着带有哲理X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意境”给予人们一种特殊的情感T验,就是康德说的“惆怅”,也就是尼采说的“形而上的慰藉”。“意境”不仅存在于艺术美的领域,而且也存在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领域。 9.关于“艺术的终结”的问题,黑格尔有两个命题。一个是从绝对观念发展的逻辑提出的命题。他的逻辑是:艺术显现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无限的,是最高的真实,而艺术是有限的,所以艺术最终要否定自己。我们认为他的理论前提不能成立。绝对观念不是最高的真实,艺术也不是理念的显现。艺术在人类社会中有特殊的价值,不是哲学可以替代的。黑格尔的第二个命题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就是现代市民社会不利于艺术的发展。这个命题包含着黑格尔对现代市民社会深刻的观察。但是我们认为不能由此得出艺术不再是心灵的需要的结论。正相反,人类对艺术的需求更加迫切了。 当代美国学者丹托立足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重新提出“艺术终结”的命题。他的逻辑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些流派抹掉艺术品和现成品的界限,艺术转到观念的领域,艺术变成哲学,这导致艺术的终结。我们认为丹托的命题不能成立。因为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并没有消失,人对于艺术审美T验的需求,作为人的JiNg神需求,也不会消失。 八、科学美 1.物理学领域的一些大师,如彭加勒、Ai因斯坦、海森堡、狄拉克、杨振宁等人,他们都肯定“科学美”的存在。在他们看来,“科学美”表现为物理学理论、定律的简洁、对称、和谐、统一之美,也就是说,“科学美”主要是一种数学美、形式美。他们都指出,“科学美”是诉诸理智的,是一种理智美。他们都相信,物理世界的“美”和“真”物理世界的规律和结构是统一的,因而他们都强调,科学家对于美的追求,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 2.在科学美的领域存在着几个在理论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是审美意象,它们诉诸人的感X直觉,而“科学美”是用数学形态表现出来物理学的定律和理论架构,它诉诸人的理智。那么,从美的本T来说,科学美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能否统一?有没有可能提出发明一种新的理论架构,把科学美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都包含在内? 第二,美感不是认识而是T验,它是超功利、超逻辑的,而科学美是一种数学美、逻辑美,它超功利,但并不超逻辑。那么,科学美的美感的X质与内涵和一般的美感就有重要的差别,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很多物理学家都认为从物理学研究的成果中可以观照宇宙的绝对无限的存在,从而获得一种宇宙感。但是,物理学研究的成果是人类理X活动的产物,而宇宙感则是一种超理X的T验,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人们有没有可能从理X的领域进入超理X的领域的问题,也就是人们有没有可能从逻辑的“真”进入永恒存在的真、从形式美的感受进入宇宙无限整T的美的感受的问题。 3.很多科学大师都认为追求科学美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动力,理由主要是:第一,美的东西必定是真的,因此可以由美引真。第二,在科学研究中要想获得创造X的成果,必须依赖直觉和想象。 4.人的大脑两半球有分工。但是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和创造中如果能使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互相G0u通、互相补充,那就可能使自己在科学和艺术这两个领域或在其中一个领域作出辉煌的创造X的成果。这是达·芬奇、丢勒、歌德、张衡、Ai因斯坦等大科学家大艺术家给我们留下的启示。 九、技术美 1.技术美是社会美的一个特殊的领域,是在大工业的时代条件下,各种工业产品以及人的整个生存环境的美。技术美要求在产品生产中,把实用的要求和审美的要求统一起来。 2.在西方历史上,对技术美的追求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莫里斯为代表,主张恢复手工业时代那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古典风格;第二阶段以苏利约以及格罗庇乌斯等人为代表,主张产品的外观形式应该是它的功能的表现;第三阶段受20世纪人本主义思cHa0的影响,审美设计从工业产品扩展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 3.技术美的核心是功能美,即产品的实用功能与审美的有机统一。功能美的追求是对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两种片面X的否定,一种是只求功能不问形式,一种是把产品的审美价值完全归结为外在的形式。这两种片面X都是对实用功能和审美的割裂。 4.为了正确把握功能美,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我们说的功能不仅要适应人的物质要求即产品的使用价值,而且要适应人的JiNg神需求即产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第二,功能不仅应该T现为产品的内在形式结构,而且也应该T现为产品的表层外观。产品外观的缺陷,往往意味着功能的缺陷。 5.技术美功能美给人的愉悦是一种复合T,包括生理快感、美感和某种JiNg神快感。在当代,越是高档的产品,美感在这个复合T中占的b重就越大。 6.学术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和解释。我们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不应理解为人们采用审美眼光看待日常生活,不应理解为追求人生的艺术化,不应理解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某些流派抹掉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界限的主张和实践,也不应理解为网络、影像等等虚拟世界的泛lAn。“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对大审美经济时代的一种描绘。在这样一个大审美经济时代,审美T验的要求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在生活中追求一种愉快的T验。在这样一个大审美经济时代,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十、优美与崇高 1.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发育出不同的审美文化。不同的审美文化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最终关切的不同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审美形态。审美形态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某一类型审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