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三维牢笼_我的保险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的保险丝 (第1/2页)

    我出事的第二天傍晚,二爷忽然来到病房将这包东西交给爷爷时,老头也很吃惊。碍于杜奉予和王海洋都在场,两个老头并没细说这是什么。关于这包碎土的讨论,前后不过四句话。

    爷爷打开并查看过这些碎土后,态度惊怒,问:这是啥?!

    二爷答:昨天凌晨忽然炸了,我已经找了你们两天一夜。

    爷爷又问:那咋办!

    二爷答:看样儿暂时还没事,我再做一个。

    随后,这包东西就被二人扔进了垃圾袋。杜奉予偷偷将其翻了出来,一直藏在身边。

    “……”

    “你闻闻。”见我陷入沉思,杜奉予忽然开口道。

    我举起手上的袋子凑近一嗅,一股淡淡的腥味就飘入鼻中。不是鱼腥,是血液的腥。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东西还给杜奉予道,“知道了,扔了吧。”

    杜奉予却没扔,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把那东西怎么拿出来的又怎么放回去了。

    我不动声色地将他的动作看在眼里,没说话。

    关于这包土究竟是什么的线索不多,但仔细捋一捋,仍可以在已有线索的基础上推测出新信息。

    先强调几个既定事实:

    二爷来医院是为了我。

    这包土是某物的残骸,作为残骸的这包土不再有利用价值。

    二爷在我出事入院后的第二天傍晚找到我,表示某物在前一天凌晨炸了,自己已经找了我和爷爷两天一夜。

    我是去王家请神那天半夜追着王海龙找到了古墓。但据我估计,算上爬盗洞和兜圈子等等琐事,我在墓里的时间不会短于四个小时。也就是说,等我从墓里爬出来、随后出事的时候,必然已是次日的凌晨时分。

    对比一下我和二爷的时间线就会发现:我出事的时间,即是二爷宣称某物炸了的时间。如果二爷在我出事第二天傍晚就已经找了我两天一夜,等同于他在我出事的同时,就开始了搜寻。

    反过来,他这种常年盘踞在窝点里不出屋的人,会紧急出动、且马不停蹄地寻我,说明他一开始就知道事情的性质和严重性。

    那么问题来了,我出事时爷爷人在王家借住,二爷却在我们村里。俩村相隔十几里路,而我们村没有一个电话。如果没人能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给二爷,二爷如何知道远方的我出事了?

    这就要提到那个已经炸了的某物了。

    仔细品品二爷与爷爷之间仅有四句的对话,能推测出很多隐藏信息。

    第一。

    爷爷问‘这是啥’之后,二爷给出的答案十分微妙。

    ——昨天凌晨忽然炸了,我已经找了你们两天一夜。

    这个回答看似风马牛不相干,但若将对这包土毫不知情的人替换到爷爷的位置,问二爷同样的问题,并得到这个答案。我想大多数人都能从这简单的问答中,捕捉到虽不明确,但确实存在的逻辑关系。

    二爷没直接回答这个未知物是什么,却隐藏主语描述了某物已炸毁的状态。不出意外的话,炸了的某物就是未知物。

    而二爷会如此跳跃性回答问题,恰恰意味着他默认爷爷认识变成残骸前的某物、默认爷爷已经认出这就是某物的残骸。他回答里的前半句,只是肯定了爷爷心中的猜想:是,就是你想的那个东西,它炸了。

    而爷爷的第二个问题,没有重申自己第一个问题,就是他确实知道这东西究竟是什么的印证。否则,他会重申自己的问题:我看得出来它碎了,但它到底是什么。

    第二。

    只有‘昨天凌晨忽然炸了’是二爷对爷爷问题的回答。后半句‘我已经找了你们两天一夜’并不是回答的一部分,而是二爷引出的新话题。和自己的前半句话呈现出很明显的因果关系。

    即是说,二爷由某物炸了这件事,得知并不在他身边的我出事了。

    即是说,某物可以通过自身状态,将我的状态反馈给二爷。已知炸了代表我出事了。

    同时,如果他浪费了两天一夜的时间找我,意味着即便他知道我出事了,也不知道我的具体位置和确切信息。恰恰说明消息并非知情人士转告给他的。

    第三。

    爷爷的第二个问题:那咋办。

    用推进话题的方式,默认了二爷的默认——爷爷确实如二爷默认的那样,知道这是自己所熟知的某物的残骸、并就‘某物炸了≈柯岚炸了’这点与二爷达成共识。

    第四。

    二爷就‘柯岚差不多炸了咋办’提出的解决方案:看样儿暂时还没事,我再做一个。

    如果二爷在某物炸了之后找到我还没完,必须尽快再做一个新的‘某物’。而我在‘某物空档期’只能保证暂时没事的状态。说明某物不单单只有靠自爆提醒二爷‘柯岚也炸了,赶紧行动’这一个警示作用。反而更像电路里的保险丝,起过载保护作用。熔断时,表示‘电流太大,柯岚要不行了,我先炸了’。而熔断后若还想继续使用柯岚,就得及时换上一根新的某物,才能维护柯岚的正常运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