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西安的香气  (第7/7页)
得法可以成仙成佛。一定要问我更喜欢哪一位的作品,我只能说,你分得清你喜欢吃米饭还是馒头吗?    武侠还没看过瘾,日本漫画又登场。我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看日本漫画。那时候,最流行的是《圣斗士》和《七龙珠》。车田正美的奇幻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力,让我深深震撼,世界上还有这么精彩的漫画?鸟山明的《七龙珠》可以算一部幽默漫画,看得我哈哈大笑,乐不可支。有一次,我手上只有两块钱,但《圣斗士》和《七龙珠》都出了新续集,我不知道自己应该买哪一本。    我决定猜硬币的正反面,正面买《圣斗士》,反面买《七龙珠》。硬币翻了几圈,翻到反面。我微微有些失望,我感知到原来我内心真正的向往是买《圣斗士》。于是我忽略硬币的启示,起身去小书摊买了一本新出的《圣斗士》。    不知道是一种营销策略还是印刷出版的问题,《圣斗士》和《七龙珠》都是以一种连载的方式陆续上架,并非一蹴而就。记得当时我最激动的事情,就是放学路过小书摊的时候,看见旁边的小黑板上写着:《圣斗士》,《七龙珠》续集已出。只要一看见通知,我就一阵狂喜,今天非把这本续集买下来不可。    有一天晚上,我看见小书摊的《圣斗士》又出了续集,那个时候,正好连载到海皇波塞冬那一季。但我的零花钱已经花光,我每个月只有两块钱的零花钱。我找不到理由向爸爸要钱,一时,欲望冲破头脑,我趁爸爸洗澡的时候,悄悄从他衬衣口袋里拿出两块钱,飞奔着跑到小书摊把“海皇”买了回来。伴随着紧张的心跳,我的书瘾终于得到满足。这是我有记忆以来,唯一一次偷家那的钱,哪怕仅仅两块钱。    车田正美的作品不多,鸟山明却是一个多产的漫画家。后来我还看过他的《阿拉蕾》,这简直是一部爆笑漫画,我边看边笑出了猪叫声,给我的童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后来,我还陆续看过《机器猫》,《侠探寒羽良》《猫眼三姐妹》等等漫画。机器猫多可爱啊,寒羽良帅得像个明星,猫眼三姐妹一个比一个漂亮。这些日本漫画,为我的童年生活,注入一股鲜活而快乐的力量。    记忆深刻的还有一本《格林童话》,这是格林兄弟写的一本童话集。很好的书,很适合小孩子,欧洲的童话很有趣,意蕴深刻,隽永流畅。我还看郑渊洁的童话,也不错。虽然达不到欧洲童话的高度,但自成一系,别有韵味。郑渊洁出过一套十二生肖童话,有十二本,每本归属一个生肖。这套书我是看全了的,算字数,还真不少。    随着年纪的增大,我开始看严肃文学。那时候,爸爸会买《当代》回来看,《当代》是一本四川本土的纯文学刊物。我也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拿起《当代》就从头到尾的。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看的一些的情节,不得不说《当代》是一本很厚重的文学读物,里面有的文章的高度,即使到现在我也不敢说达到了。    除了《当代》,我也看《故事会》和《读者》。特别是《读者》,为我打开了一扇获取百科知识的窗户。《读者》是一本很有温度和视野的杂志,我记得我在上面看过一篇说资本主义在当代其实还很有活力的文章,这是90年代的事情,可见这本杂志的先进和敢言。《读者》隽永温馨,含情脉脉。我另外看过一本杂志叫《炎黄春秋》,这本杂志就“右”得有点过余,给人感觉荒唐和滑稽,这是后话了。    《当代》上面的文章有些过于厚重,少了一丝轻快感。我开始转移阵地,看《月报》。《月报》是一本很好很好的文学选刊,它会把当月全国所有文学刊物中发表的优秀,挑选出来,重新刊发。开始看《月报》我就不再看《当代》了,因为《月报》更轻松,更愉快。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大学语文课,语文老师给我们讲故事,我一听,原来正是当期《月报》上刊载的一篇。原来我的老师也看《月报》,想来,我和老师神交已久。    2    记得我在《月报》上看过一篇官场,它描写的官场,荒诞滑稽幽默可爱,看得我直乐。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我渐渐开始对这一类的官场警惕起来,因为我觉得放了太多的味精,涂了太厚的粉。我喜欢文字带给我快乐,但不想被糊弄,傻乎乎的相信原来这个世界这么的美好。    但无论如何,《月报》陪我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我家以前有一个旧书架,上面有很多爸爸的旧书。有一次,我在上面找到一本《圣经故事集》,这是我第一次宗教书籍,那个时候,我只有9岁。《圣经故事集》还是很好看的,里面的故事和东方神话既相似又不一样。我知道了诺亚方舟,亚当和夏娃,巴别塔和摩西。长大之后,我才拜读了《金刚经》,但《圣经》我却从小涉及,这又不知道是怎么样的机缘巧合了。    我还在书架上找到一本《红楼梦诗词》,我读不太懂,但我觉得韵律很美。小学5年级的时候,姑妈送我一本图画版《红楼梦》,很精致漂亮的一本书。上半幅是精美的图画,下半幅是简练的文字。这是我第一次读《红楼梦》,而且是一本图画书,但我已经深深的陶醉其间,这本图画《红楼梦》我翻来覆去看过好几遍。直到现在,它还存放在我的书架里。我准备把它送给一个我喜欢的小孩子,让他也知道红楼中的幽窗深梦。    初二的时候,我正式开始《红楼梦》原着。看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权威版《红楼梦》,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套《红楼梦》是最好的红楼版本,文字最生动,内容最齐全。后来,我还陆续看过其他版本的《红楼梦》,觉得都不如这本好。《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一个中国人,或者至少是一个中国文化人,毕生不读一次《红楼梦》真是莫大的遗憾。有人说读不懂?那去找找图画版的红楼,总得了解了解老祖宗的瑰宝。    《红楼梦》是不是一本禁书,小孩子可不可以读?我觉得《红楼梦》并非是一部禁书,在清朝严苛的文字狱环境中,它都广泛传播,说明不仅统治者网开一面,广大的普通读者也是真心喜爱。禁书不禁,红楼万古流芳。至于小孩子,也可以读《红楼梦》啊,为什么不可以读。冰心12岁读《红楼梦》,最后成为一位着名作家。不要小看孩子的理解力,当你向他讲清楚道理,小孩子也可以懂得很多深刻的事物。把小孩子一直当作小孩子来看待,可能反而阻碍他们的成长。    时代在发展,以前我看过的很多书,现在都不再有人提起。现在的年轻人用玄幻代替了我们以前看的武侠,用网络上的繁花簇锦代替了我们以前漫画和杂志的喜悦。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毕竟我们总要向前走,不能故步自封。但文学的力量我认为依然存在,甚至依然强大。就好像莫言一样,执掌中国文学的牛耳,风光无限我从来没有看过一本莫言的,哭泣。    我觉得文学的使命和历史责任还是需要有人担当,文学的力量应该推动我们社会进步和发展,而不应该起相反的作用。那么,莫言也好,当言也好,让他带领着我们,奔向文学的神圣世界,我们一定可以把我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丰富一点,更美好一点,更接近神的理想一点。    让生活变得美好,美好的生活充满人间的浪漫文气。让我们多看书,把我们的目光远及宇宙更广阔的深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