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篇第三章绯汐(2) (第1/3页)
这场夸张的闹剧最后结束在侍从的呼唤声中,其实并无人听到葛夏具T同我说了什么。不过我与葛夏在二条院邸口角相争之事倒惹得物议沸腾,这之后难得见到脸sE铁青的土岐晴孝强装镇定地问我:“听说曾发生如此这般的事,你没出什么事吧?” 葛夏固然出身高门,北条真彦更乃内大臣亲眷,然则我毕竟为土岐晴孝的侧室,他自然该头先关心我的境况。 “看来我与那位葛夏夫人不太相合呢,是我失言了。” “以后跟那家的夫人少来往便是了。” 土岐晴孝一早便动身前往京都。此时此刻,夕暮未至。我正坐在矮几前,撰写将寄往姬路城的密信。 我自有妙计,还请左京大人静候佳音。 寒暄寥寥,我在信纸末尾点出父亲想要的答复。 一切皆如我所预料的一般,坠入了暗无天日的深渊之中。 我折好信纸,旋又挥手示意,遂闪出个打扮成猿乐师的忍者接过那密信。其实此人已在我房中停留许久,甚至还会像模像样地表演些曲目来,但其真身却是听命于播磨大名的园名忍者。他们俱为我父亲的鹰犬,而那个现年二十的nV忍者泉,乃是我早年在近江国救下的nV孩儿。我将她送到甲贺郡的忍者之里学习忍术,期望她日后能为我所用。我当然不会因这一遭擅自决定别人的人生而愧疚。 nV忍与妓nV可谓并无二致,毕竟都是些需要靠出卖R0UT讨命的家伙。若非只为我一人卖命,恐怕她清澈的眼眸已为他人所玷W。 设若我一开始根本没有救下她,她早就同其双亲一样被野蛮的武士杀Si,这经历像极了我的另一位父亲。截然不同的二人最后却殊途同归,一个成了武士,一个为武家的nV人卖命,这实乃滑稽之至。 只是不要为此而心怀怨怼,也不要恨把人当成棋子利用的我,要恨就去恨武士吧。 待那忍者作别离去,谅必密信还需多日才可到达播磨,途中说不定还会碰上纪伊国的动乱。 父亲蛰伏多年,终于等到能直取京都的一日。但贸然出兵皇居实在过于荒唐,我国古来盖为天津神治理,人皇则是万民所敬仰的天照大御神后嗣;这千年来不通《孟子》,乃忌惮平民习之或将颠覆皇权。纵使暂时取胜,父亲也会染上朝敌W名,被铺天盖地的诟骂反噬,甚至沦为平将门、藤原纯友之流。 父亲担不起谋反人的罪名,故而他心生一计,乃联合纪伊的杂贺火枪队,打算在畿内五国闹腾一番。把控着半个国家的内大臣若是受到近在眼前的威胁,肯定就会逃到别的地方去吧。不过那地方多半就是今川氏的根基所在远江,若是让他逃回东海,再加上周边几位盟友的守护,父亲的计划就要功亏一篑了。 父亲特地来信询问,其实是想从我这里得到计策的完整答案,b今川纯信退出京都只是第一步。 我收起桌案上的笔墨,此时一尘不染的居室内又只剩下无边的空旷。墙上的木窗紧闭着,室内没有微风叨扰,但始终搭在我肩头的白sE花瓣终归是随着我挪身的动作落了下来。 她是喜欢这种花的。这也难怪,小田原城曾经的满园梨树是无以匹敌的景致。现下看着飘落在榻榻米上的梨花残片,自然教人不由忆起从前与她生活在那里的一朝一夕。 若她能一直作为阿照苟存的话,又会走上怎样的人生呢? 我将那枚残瓣拾起,而后再度披上外褂前往院中踱步。这时日光渐隐,h昏将临。从处于高地的城中望去,笼罩在柿sE辉光中的下町街道骤然间变得无b渺小,忙碌于生计的百姓的身影似乎b我手中的花瓣还要轻薄。 我又收回目光,视线掠过天守时,瞧见那天幕的最上端仍是冷然的颜sE。这季节也不甚微凉,东南风刮过,将院中栽着的树木尽数拂过一遍。我走到蒙遭初春之风披拂的梨树前,正淅淅沥沥落在我身上的花屑更像是雪了。 恍惚间想起某一年从伊豆返回小田原城的冬天,看到阿照站在雪地上,貌似意兴使然,而后却又失望而归的景象。那时我只默不作声地目睹她鞋袜Sh透,复一脸扫兴地返回自己的居室,但现在我差不多也该开口了吧…… 毕竟无论是梨花还是雪,都裹挟着我曾与她朝夕相处过的记忆,在那个必须被毁灭的城中化为乌有了。 晚膳结束后,她又循着夜sE前来,寂寥的城中传来几声大杜鹃的啼叫,仿佛是为谁而送别的夜曲。 她又只草草伪装过,凝望着我的眸中除却赶路的疲惫便剩下期待的光,若一定要将她的眼睛b作什么的话,我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春日里绿如蓝的琵琶湖吧。 “内大臣没将你派去东北吗?” 她在用蘸过水的布帛卸去我脸上的脂粉,这些事本不是她该做的,但从某一次开始,她便要亲手服侍我完成这种同梳头一般琐碎的起居事。待我脸上的淡妆差不多被洗刷g净,我终于开口问道。 “你的消息倒是灵通得很,是土岐晴孝告诉你的吗?” “他哪里能知道这些。” “也是,他不过是个外人罢了。” 阿照拎起我的下巴,用鼻尖在我肌肤上蹭了蹭,她一脸悠然自得,鼻头沁出的水珠不知是她的汗还是我脸颊上的水。 “你倒是一点也不像他。” “像谁?” “当然是你的姑丈大人。” 我靠在她怀中,阿照稳当的心跳声正徘徊于我耳际。 “你看你,一点野心也没有呢。” 如今天下未定,今川纯信却有心征服偏远的虾夷,自阿弖流为受戮,那片异民族居住的孤岛也算长久安堵,然迩来幕府大权旁落,偶有些扰攘发生。虾夷远离本土且地广人稀,那里的冬季更为漫长。对于遭受远流的武士而言,东北两国的严寒已足够困苦,应没有人想在几无前人造访的蛮荒之地开疆拓土。内大臣的真正目的,大抵是为转移矛头,复强化对整个东北地方的牵制,虽言劳民伤财,却也实在是一石二鸟的计策。 “我要野心做什么。” 屋中立着的南蛮银镜即将履行自己最后的职责,阿照扶我到镜前,不紧不慢地脱去我的外衣。 “我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