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浙省大博弈,新霸者的诞生(剧) (第2/2页)
铅弹的热情高得吓人。要不是赵葵哲不给他们发武器,他甚至怀疑这些降卒敢上去反冲锋。 于是雷鸣军可以无间断地连续射击,待到他们打到把铅弹塞进铳管里的力气都没有的时候,联军的第一轮突击也鸣金收兵了。 炮烟消散在山河之间,联军第一次见识到了闽军火器的威力,刚刚集结完毕时的高涨士气一去不返。其他三路闽军虽然没有如此众多的火器,但在浙南降军的弓弩辅助下,也都各自击退敌袭。 这铁桶防御打得浙直两位巡抚郁闷无比。但好在南直隶不缺粮食,就算是打持久战,也丝毫不惧。至少,他自以为不足为惧。 然而,无论是苏还是浙,都想不到,赵葵哲的防御并非一味挨打,而是一套砧板加菜刀的战术,只不过这把刀并非陆卒,而是是水师。 就在二十万苏浙联军屯驻于杭州前线不得前进之时,闽军的蜈蚣船小队也抵达了杭州湾。它们与几艘载货大福船一起,结成一把尖刀北上。 这些蜈蚣船本来是为了钱塘江作战特意建造的。型号比以往的要大,火炮均潜藏在船舱中,可以不惧弓矢进行射击。没想到它们的初战,居然是在长江。 十余艘载着佛郎机炮的中型蜈蚣船从松江府今上海逆流而上,航行到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镇江。它们对着镇江码头肆意发炮,并阻断河道警告一切来往船只。 几艘满载补给的大福船在长江入海口下锚,充当这些蜈蚣船的补给基地。这让蜈蚣船队得以长期驻留在镇江河道上保持封锁。 很快,镇江被封锁的消息便传到了杭州府的联军总部里。已经上了年纪的南直隶巡抚气得差点当场昏死过去。 开什么玩笑,二十多万号人的大军,被掐了补给线。他敢一次性出动十余万大军南下,就是仗着自己田多粮足。现在运粮道断了,这不就是被宣判了死刑? 南直隶巡抚当即决定撤军,但很明显浙省巡抚不可能允许。二人在杭州府衙吵得不可开交。而影丸安插的密探则将其争吵的言论一一记录,在民间散播闲话。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粮道断绝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前线士卒之间。往前,是固若金汤的闽军防线,往后,是坐吃山空的粮草储备。这对士气的打击有多大,自是不必多说。 很快,就陆续发生了南直隶军队失去约束,劫掠百姓以充补给的现象。而不少浙军的家乡就在此地,这样的劫掠无疑是莫大的侮辱。 影丸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样的隐患,他用尽全力在百姓和行伍之间煽风点火。很快,当地村民伙同浙军抢掠南直隶军队营帐的事件就陆续发生。 正所谓冤冤相报,南直隶的军人们自然不可能对这些该死的浙省山猴子忍气吞声。报复性的南直隶反击此起彼伏。 而这样的行为并不能得到约束,因为杭州府里的争论也是旷日持久。整个联军高层和浙省官员都陷入了停摆状态。 持续升级的相互报复行为最终让联军迈向了内战。而等到两军开始正式厮杀的时候,两位巡抚才意识到大事不妙。 赵葵哲并未急着出击,而是将进攻命令发往其他三路防线。相约乱战开始三日后,全军出动。 由于闽军的按兵不动,致使乱战越来越肆无忌惮,且因为是仇杀,所以杀人与对待尸体的方式十分恐怖。即便是两个巡抚下令,也没有人听从了。 待到第三日,四路闽军放弃壁垒,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一举北进。同时,封锁杭州湾的舰队也排出一支蜈蚣船小队插入钱塘江进行阻击。 被内斗与饥饿折磨得一塌糊涂的联军,遇上四路闽军之后一触即溃,南直隶军队毫无秩序地向着钱塘江的方向狂奔,妄图离开这个该死的他乡。而浙军则纷纷逃往绍兴府城。 其结果自是不必多说,林宛苓区区五千骑兵追得数万南直隶军队仓皇逃窜。在碰到截断了钱塘江的闽军水师后,这些人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跪地乞降。 而龟缩进绍兴府的浙军,也在卡隆炮的yin威之下开城投降。一场惊掉所有人下巴的大胜利,就这么发生了。 虽然战后的处理是个大问题,但浙省大战的结果随之传遍全神州,一个从未被中原知晓的南国诸侯,就这样名扬四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