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鸿门宴与珠江口海战(剧情) (第2/2页)
此,粤王的回信是要求赵葵哲只能带领数十人的护卫进入广州城,否则就以岸炮驱逐之。 赵葵哲本来还想妥协,但墨竹直接抢过这书信,拔出佩剑指着广州官吏的鼻子威胁道: “你们当我吴越国是傻子?满城楼都站着持械武士,还让我们的大王只身入城?那个老东西想干什么我还猜不出来?要么让我们进去,要么就别办什么六十大寿了,半只脚都进棺材了有什么好祝贺的。把我的话带回去!” 说罢,墨竹就转头给自己的属官吩咐道: “去通知林提督,封锁珠江口。任何船舶不得通过,否则击沉。” 赵葵哲没打算来开战,所以出口道。 “这会不会有点过了。” 墨竹坚决地回复着,他一直对泉州叛乱的那次疏忽耿耿于怀,生怕再次发生赵葵哲遇袭的事情。要知道,现在可不比当年的泉州小势力,吴越国庞大而错杂的军政商谍组织,只有赵葵哲可以统筹驾驭。 “礼尚往来而已。我们又不比他粤王弱,这么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稍微回应一下有什么问题。况且我这也是想试探一下他,是觉得我们阵仗太大损了他的面子,还是想伏击我们。” 听见这话,赵葵哲选择了相信墨竹,还用拉丁文写信,让人送到澳门说明封锁珠江口的情况,以免损害与重要贸易伙伴佛朗机人的关系。 得知赵葵哲如此强硬的回复,粤王也慌了神。现在该怎么办?让他们走?那这辈子还有机会灭杀他吗?让他进来贺寿?他根本就没准备什么寿宴,连两个儿子都还在桂省,怎么让他贺寿? 也许是过高的年岁,已经无法像年轻时候那般沉着冷静了,一向以稳健闻名的粤王,竟然下令所有广州驻军集结到港区,以目中无父为名绞杀赵葵哲。 由于吴越军的蜈蚣船队一直在珠江航道巡逻。所以广州军队的异常调动也会被他们监视到。一条蜈蚣船快速划桨,把广州军正在向港区集结的消息带给墨竹。 眼看局势越发紧张,墨竹当即决定先把赵葵哲的御驾抬上船,然后命令岸上和运兵船上的军队做好战斗准备,并吩咐人把已经卸下来的货物装回船上,准备随时跑路。 上了船的赵葵哲被抬进了船舱,禁军担心有炮弹打破船壳,还抬来蒙铁盾牌将船舱里的御驾保护起来。这些禁军的军官们,也都是经历过泉州叛乱的老资历了。 但被层层保护的赵葵哲却并不能感觉到一点点的舒心和安全感,他只觉得好自己悲凉。他是真心来贺寿,也只想显摆一下而已。在他刚踏上多年未见的故土之时,甚至还有那么片刻间,他觉得没必要发动南征,或许粤王死前会传位给他。 然而,船下传来的鸟铳发炮声,却无情地告诉了他,帝王之家并无亲情可言。哪怕只是一瞬间的幻想,也可能要了自己的命。 集结完毕的粤军从四面八方涌来,与在各个路口结阵设防的吴越军展开了巷战。虽然粤军具备人数优势,还凭城墙的高地优势倾泻箭矢,把登陆的吴越军打得节节后撤,但吴越军毕竟都是高薪的职业军人,不仅没有因为被打退而溃败,反而因为防线收缩,指挥方便而逐渐站稳了脚跟。 墨竹把岸上的部队指挥权交给虎千代,自己登上船去指挥船上的士卒进行支援射击。凭借福船的高大,站在甲板上的吴越军鸟铳手们也居高临下对街巷间的粤军士卒倾泻弹丸。 载有佛朗机炮的蜈蚣船们也得到了墨竹的命令,对广州港区房屋进行无差别轰击,最大限度支援正在撤退的吴越军,并对广州港进行报复性破坏。 珠江口上,林宛苓的战船凭借其配备的卡隆炮之先进,以射程优势和火力优势在海面上压制射击粤军战船。一艘艘看着高大却毫无还手之力的粤军船只被击沉后,林宛苓抽调出几艘战船入江。 本来就被数百门船载佛朗机炮和精准无比的鸟铳弹丸轰击射杀得胆战心惊的粤军,在载炮福船加入战场,被卡隆炮轰击之后,就更加苦不堪言了,好几条街道上的粤军士气崩溃,无法继续向前压阵,加速跑向城墙方向,希望躲到城墙后面躲避炮弹轰击。 这样的撤退,越来越频繁,很快,便不再有粤军冲阵,已经登岸的吴越军趁此机会尽数上船。运输船们扬帆离港,列队驶出珠江口。而蜈蚣船们则是留在珠江航道继续轰击,直到船上的炮弹和火药尽数用光为止。 广州港的水道上,遍布着火药的青白烟雾,整个港区被实心铁球打得千疮百孔,甚至还起了火。然而,粤军并不敢从城墙上去灭火,只能眼睁睁看着广州城引以为傲的码头陷入火海当中而不能救援。 在确定了广州港区的火已经到了不能扑灭的地步的时候,墨竹才下令舰队返回闽地。 本就财政困难的粤王,在得知自己的港区即将化为灰烬之后,一下子就昏了过去。而感到痛苦的并不只是他自己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