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浙南战役,新锐火炮与本阵突袭(剧) (第2/2页)
就在河岸构筑好了半月阵,迎接这一万人的,只有对岸佛郎机炮和半月阵内鸟铳的联合射击。 不过,即便如此,成功渡河的半月阵也不过千余人,而且竹盾墙也并未构筑完成。所以浙军的弓弩依旧对雷鸣军阵中的士卒造成了至少三成的伤亡。在近接战开始后,长枪阵也无法完全抵抗这些近战经验丰富的浙军士卒。 浙军刀牌手顶着盾强行突入长枪阵中,靠着人数优势占据了上风。眼看半月阵就要被冲烂,拉德普尔连忙出动五十条蜈蚣船,来到河边用鸟铳和小型佛郎机炮轰击浙军侧翼。这才让浙军士气崩溃,挽救了已经伤亡惨重的半月阵。 这一万浙军在伤亡过半之后便撤离了河岸,但他们的目的已经达成。闽军不得不动用手里数量有限的河船运送郎中,就地医治半月阵里的伤员。这让闽军的渡河时间大大延长。 而在此期间。浙军则在温州城南部的河网布防,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防线了。不过,这也是对他们最为有利的地形。破碎的水网稻田,乃是江南特色,闽军并不懂得其作战之奥妙,而浙省少主,却精于这种地形。 在这里,骑兵根本无法迅速穿插游走,所以闽军的一大野战利器只能沦为摆设。而笨重的卡隆炮和大型佛郎机炮,也无法在这样的地形上展开并自由移动。也就是说。雷鸣军在这里失去了他们极度依赖的火炮与骑兵。 看见这河网之后,墨竹,鹤修尔和拉德普尔都露出了极其憋屈愤恨的表情。不得不说,他们疏忽了对步军的训练。在这样的地形上,甚至连总旗都很难展开,他们不得不拆分总旗,以十人小旗为单位进行作战,这与他们平日里的训练完全不符。 不过好在,温州城南有几座山丘,可以形成交叉火力。于是墨竹让鹤修尔与拉德普尔分别率领一千人,并将手中的二百四十门轻重火炮平分,让这二人在西南和东南两座山丘上构筑火炮阵地。他本人和赵葵哲一起率领七千主力向着温州城西南的牛山推进。 起初,在山上火炮的支援射击之下,主力部队的推进非常顺利,两万余浙军也并没有动真格的。但是,当主力走远之时,浙军的反击便开始了。 浙军分成二十人小队,非常灵活地穿行在稻田之间,他们接近闽军军阵,以三眼火铳和弓弩掩护射击一轮之后便拔刀突进。虽然闽军射击精准,但鸟铳毕竟不如弓箭射击迅速,根本无法扳回人数劣势,很快就被近身。 然而,墨竹毕竟不是等闲之辈,他在进军的时候,刻意将部队分散交错部署,为的就是最大限度发挥火铳优势。当浙军小队缠上一支闽军小队时,侧后方的其他闽军小队可以迅速支援射击,打崩浙军的侵扰。 由于惧怕山上的卡隆炮。浙军也不敢乌泱泱地大举进攻,因为这样非常方便卡隆炮瞄准。如此,闽军主力就好像一只豪猪,移动缓慢但却难以击败。不仅如此,小巧的蜈蚣船还能开入这河网之中。这些灵活的河船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骑兵,充当战阵之间的救火队,用小型佛郎机炮进行支援。 闽军主力一步步靠近牛山,似乎一切都没什么问题。然而,身在阵中的墨竹无法感受到的是,浙省少主亲率的一支精锐小队已经在混战之中突破了层层防御,孤军深入到了赵葵哲的御轿身边。谁也没想到,浙军主帅的目标竟然是斩首行动。 两个亲卫总旗连忙对准浙省少主所率的五百人精兵进行射击,然而慌乱之中,亲卫们也很难瞄准,所以他们的射击并未杀死多少人。无奈之下,墨竹高声呼喊着,让亲卫们拿起西洋长戟,组成圆形阵保护赵葵哲的轿子。 可谁知浙省少主突然拿起手弩瞄准轿子上那个显眼得不能更显眼的目标射上一支弩箭。那箭矢不偏不倚正中赵葵哲的心脏部位,不过好在赵葵哲的甲胄厚实,抵抗手弩绰绰有余。 但赵葵哲这样的小身板哪儿能受得了突然袭击,他一下被射落下轿子,腿疾在身的他根本无法站起,身上被泥泞弄得狼狈不堪,这引起了亲卫们的恐慌。 浙军小队趁着慌乱一拥而上,把亲卫们的长戟圆阵撕开一个缺口。浙省少主手持两把精钢长剑,率领几个精锐家丁杀入阵中,准备切下赵葵哲的首级。 然而,赵葵哲真正的护身符,并非亲卫,而是墨竹。只见墨竹从侍从手里接过长槊,纵身一跃来到赵葵哲身边起舞。 虽然以一敌众,但无论是浙省少主还是家丁,都无法突破墨竹的枪法伤害到地上那个唾手可得的大功劳。不仅如此,墨竹还在挥动钢枪应付来自四面八方攻击的同时,抓准机会一个个地将家丁的身躯扎穿。 等到浙省少主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变成单打独斗了。他持剑的手有点颤抖,因为自己的对手似乎正在因为鲜血而兴奋不已。 墨竹虽然三年都没有上过战场,但他的枪术训练没有一日中止,再加上他刻入骨髓的战斗经验以及腰间佩戴的那把饮血剑的影响,可以说,突袭本阵在实际上是一种自杀行为。 并不知道这一点的浙省少主,将自己的恐惧放大,生出源自极度恐惧的莫名战意。他手里的双剑宛若银色蝴蝶的两只翅膀,在他轻盈的步法之下对墨竹展开暴雨般的攻势。 然而墨竹的长枪显然比双剑更加灵活,无论浙省少主的劈砍突刺从哪个方向袭来,都会被墨竹挑开或者挡下。双手被震得几乎开始麻痹的浙省少主玩起了一招极其激进的突进法,他刻意劈出佯攻,引诱墨竹的长枪迎击,然后用另一把长剑压住墨竹的长枪,随后收取佯攻的那只手,迅速单剑进枪。 眼看墨竹的盔甲薄弱处就要被浙省少主切出血雾,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只见墨竹的另一只眼睛在一刹那也变得通红,他竟然松开一只持枪的手拔出腰间的饮血剑,打掉浙省少主攻击的同时刺出一击反打。 浙省少主的求生本能让他躲开了这致命一剑,但手臂关节内侧的盔甲薄弱处却被饮血剑切开。剧烈的疼痛让浙省少主丢下双剑,猛地跳出数步之外后转身捂着手逃离。突袭小队眼见行动失败,也只得掩护少主开始逃离闽军阵中。 然而,进来容易,逃出去可就难了。附近的闽军小队迅速靠拢,对着仓皇逃窜的突袭小队持续射击。五百人的精锐,只剩下五人掩护着浙省少主逃出。 浙军的阻滞计划也就此告破,牛山被拱手相让给了闽军主力。这一失手,也标志着温州城到此为止。闽军迅速将火炮阵地转移到牛山上,居高临下地对温州城狂轰滥炸。 在牛山失陷后仅仅三日,遍布缺口的温州城被闽军攻克。惨烈战败的浙省少主带着十几个家丁,狼狈不堪地朝着杭州府逃离。而他的残军,或是直接投降,或是逃入山林中准备落草为寇。 不仅仅是温州,失去守军的台州也被闽军分兵占领。但闽军的火速攻势并未继续下去,他们的军队需要修整,大量被消耗的弹药需等待补给,援军入场需要时间,入山的残军必须肃清,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也需要商议。战线陷入了短暂的静止状态。 而在杭州府,一次强占事件,因这次大战而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