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5章 儿臣附议  (第3/3页)
    “陛下,老臣以为不妥。”    什么?    长兴帝眼睛不好,此时也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1    “钱爱卿,何出此言?”    钱良不慌不忙地拱手。    “陛下,众所周知这份报纸来源不详,其幕后至今还被锦麟卫以妖言惑众为由四处追踪,朝廷也从来没有认可它的合法性。上面的内容更是无法确定真假。”    “老臣觉得还是该像定西大反攻时一样,等北边的战报送回来再说。”    这话一出,整个御书房落针可闻。    所有人下意识低下头去,一个个的嘴角都忍不住发抽。    当初定西大反攻,报纸上的新闻刚发,钱良就急着要朝廷往西边送人送粮。    结果长兴帝却以“报纸内容无法确定真假”为由按下不提……    呼呼~    1    长兴帝气得额头突突直跳。    他刚要开口,礼部尚书已经站了出来。    “陛下,”范文行礼,“圣人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战,在惩与赏。”    “玉木郡虽与星纪城有千里之遥,但北海关是帝国的北屏障,庇佑着北方广袤的疆土和众多的百姓。因此任何关于北海关的消息,朝廷都不应忽视。”    “范尚书言之有理。”长兴帝十分满意,第一次觉得范文偶尔啰嗦也不是坏事。    “陛下,”范文又面无表情地行了个礼。    “但正如钱尚书所言,报纸上的新闻难辩真假,现在就劳师动众讨论支援,恐怕为此尚早。老臣以为应等北海关的战报或者派附近的兵马探子过去查清虚实再说。”    长兴帝气得要死,也只好顺着范文的说法问下去。    “北海关遥远,战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送回来。它附近驻扎着哪些兵力”    1    兵部尚书关邑连忙站了出来。    “回陛下,我云垂在北海关附近共驻扎有三处兵力。”    “一是处于百济中部的星落军团,由军团大将韦君谦率领;二是位于九原郡的北方备守兵,由郡尉莫沧海率领;三则是处于雁回郡的雁回军团后血营,由千长向南飞率领。”    “这三处兵力,总得来说,最靠近北海关的是雁回军团的后血营……”    关邑的话还没说完。    报!    外面响起尖锐刺耳的声音。    “八百里加急,北海关战报。”    御书房里所有人顿时精神一振。    吱。    门开了,小太监捧着战报急急走了进来。    按惯例先查毒查封口查火漆,才小心翼翼送到长兴帝面前。    长兴帝现在一看折子头就炸,只好看了身边的老太监一眼。    长禄连忙过来拆封。    咦~    老太监咦了一声。    “陛下,这封战报不是来自北海关黄将军的,而是来自星落军团。”    长兴帝一怔,很快渤然大怒。    2    “星落军团?韦君谦他们不是在百济吗?怎么会从北海关发出战报?”    “陛下息怒,”老太监连忙解释,“星落军团一直留有后勤在北海关造船,他们不是战斗人员。”    长兴帝一愣。    这事韦君谦早就提交过报告。    不只他清楚,可以说眼前御书房里的人中除了陈修竹这些需发避嫌的皇子外几乎都知道。    “那上面说了些什么?”    “陛下稍等,老奴这就给您念。”    长禄就把墨斗的所见所闻给大声念了出来,听得下面一堆皇子和重臣脸色变了又变。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2    长兴帝越听越是气愤。    黄石涛向来会作人,虽身在北疆逢年过节都会送些礼物回星纪城。    因此长兴帝记得牢牢这个人。    结果他居然是这样镇守边关的?    安于享乐、玩忽职守,甚至莫沧海已经屡次派人提醒,却依然不放在心上。    怪不得倭寇来袭,北海关像是完全没有防备一般,两天就被攻下了。    “陛下,”范文气愤站了出来。    “黄石涛所作所为让老臣想起另外一个人,那就是雁回军团的田鸿雁。”    “他们一个在西,另一个在东;一个为边关守将,另一个为军团大将;两人兵权在握然而完全忘了陛下托付给他们的责任。此乃不忠。”    2    “结果田鸿雁导致友军伤亡惨重,黄石涛则令帝国北疆无防,则为不义。”    “军队出此不忠不义之败类,如不加以重惩罚,必引起其他将士加以效防,后果将不堪设想。”    “老臣请陛下立即发布圣旨,将他们双双抓回受审,以正国法军规。”    户部尚书钱良和刑部尚书以及太师任奕相视一眼,三人齐齐上前一步。    “陛下,范尚书言之有理,臣附议!”    身子圆熘熘的陈修兰早就窝了一肚子的怒火,此时也咣咣咣地跟着跑了出来。    “父皇,儿臣附议。”    /108/108217/28226240.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