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文19 (第3/4页)
换了的床被上,视线尽头是陌生的天花板。以前也许是熟悉的,但在一轮又一轮的记忆覆盖下,便一点记忆都涌不上来了。于是我更加变本加厉地盯着看,似乎这样就能往脑海中强迫塞入这个画面,也不清楚这到底代表着什么。 没有特色的事物很容易让人遗忘,就比如这个随处可见的破败天花板。只是稍稍眨眼,将头扭向另一个方向,那彷若坚不可摧的印象就瞬间褪色,没一会便消散在了眼前,只余留不肯就此没落闪烁着的微微斑点。 为了回应这份努力,我将眼睛闭了起来,形成斑点得以附着又没有缝隙的包围圈。理所当然的是这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斑点又不是因为溜走才消失的,而是因为那个将斑点捕捉、记录之后又悄悄将它遗忘了的我。 回到这里推开沉重的门锁,站在放置鞋子的过道上,我无数次幻想着对客厅说句“我回来了”,就像在漫画中偶然看到的家庭相处模式那样……但实则一次都没有付诸实际过。 每当我回到家里的时候,门口、客厅、厨房……视野所及之内,所有地方都是空荡荡的。即使发出问好的声响,回应过来的也只会是留存在空气里的自己的回声,这之后无论再等多久,也不会获得期待许久的响应。 这样的光景,早就已经习惯了。父母是附近工厂的工人,早出晚归是常有的事。哪怕是难得的休息日,他们也一刻都不敢停下来,日夜颠倒、夜不归宿是这个家理所当然的事。 那是与地狱别无二致的生活,但疲于生计的父母并没有对此展现出一丝抱怨。我想他们是不想让我有负罪感,想我过上平常人应有的生活。因此,甚至连缺少陪伴都成为他们迁就我的理由。 我想我一个人幸福是有罪的,所以并不乐意接受。因为我能做到的回报。就是想让他们别太过担心。所以我很忌讳惹出乱子,谨慎言行,一心扑倒在学习上。他们不曾要求我什么,所以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的话,就太差劲了。 就这样贯彻自己存在的目的,为了不让他们的努力成为没有价值的事情,为了不让他们的疲惫视作笑话一场,为了不让他们一直以来所承受的苦难变得理所当然。我试图为他们的一切行动填补意义,直到我发觉自己没有哪怕一刻跟上他们的付出。 所以更没有理由停止奔跑,名为理性、责任和罪恶的怪物们在梦里呓语,没有谁能容许惰懒和偷闲,我怕我自己会,但我更怕父母会。这是只出现在午时闲暇的片刻妄想,积累的睡意在游离梦醒后的顷刻之间不见踪迹,转化而成的是由无边无际怒意所连携的坚毅和决绝。 这份决心在往年暴乱发生的时刻失去了指向性,那是与记忆中无数平常时日如出一辙的一天。独自一人上学、独自一人的学校生活、独自一人回家。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安排,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日子……本该是这样的。 宣告解放的铃声在校园里不断回响,有几个动作快的和提前收拾好书包的学生抢着要离开,串出门后不过一会就被老师赶回了课室。这肯定不是独属我们这班的特别待遇,理由是刚刚还能听到的从上下楼传来的一系列噪声,到现在已经完全沉寂。 老师表情凝重地站在讲台,眼神扫视一圈像是在确认没有被遗漏的学生。这位老师平日里最喜欢发呆,无论何时都顶着一双黑眼圈,看着就没有精气神的模样。或许是因为这副样子与印象里的时候产生了太过强烈的反差,学生们也跟着特别配合的维持着这份突如其来的安静。 铃声在某刻被掐断了,未被播放完整的乐曲俨然预示着之后的事件不属平常。在往后的一刻,校园里仿若回归无人之境,我久违的听到了自己的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声音。 人声突兀地在广播响起,那是只在一周最初的时候能听到的校长的声音。在近乎强制性命令学生延续放学前自习后,通告了关于外界的动乱,大体是在一两个小时前,街道上的人们开始对城市展开大规模程度的破坏,直到现在还没有平息。 学校暂且处于封闭状态,动乱状况发生的第一时间后也有政府人员在学校大门镇守,无论如何都是比外界安全的地方,有极特殊情况可以和班级的老师报告。 在广播说到动乱的时候,周围的声音都开始沸腾了,说着“怎么会”、“假的吧”、“是不是学校的特别演习”……学生们向老师投上一束束热切的目光,而老师则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所传达出的认真让所有人都明确了这个事态并非谎言。 其实并不突然,如果仔细想想的话,这一切都有迹可循。在临近放学的前两节课,正是学生们精神逐渐上升的时段,接下来的体育课更是充满快活的气息。但还没来得及让这起劲的情绪蔓延,老师却突然宣布课程取消,改为观赏电影的电影鉴赏课,或许是想多增加点可信度,临近结束说是上级要求的,所有班级都要看。 没有谁觉得奇怪,电影鉴赏课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一次,特点就是没有规律,有时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有时却非常频繁。学生们不满的点也只是因为体育课和电影鉴赏课撞上了,顺便酸一下别的班正巧不用上文化课。 帘幕完全闭合的课室里,四周窗台没有透进来一丝光亮。带领电影课进行的老师在教室门前站立,不知何时进来的另一位老师站在教室后的储物柜旁,那刻教室前后门旁的老师都好似镇守城门的骑士,不知是罪人还是凡人的我们围抱在这被隔绝的世界里。 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立体环绕式空灵音响在课室环绕,较大的电影播放声几乎覆盖了周遭的所有动静,这是相当程度的沉浸式体验,要在电影结束后写观后报告也不会觉得不合理。 途中要上洗手间的学生也不是不能被允许,但老师规定一次只能有一人能去,说是不要太过影响其他同学鉴赏电影。真要是不想影响的话,播放电影前就要学生自由决定要不要去啊。因为老师给出的理由不够合理,还每次都不换别的说法,导致我每次看电影时都会想着这件事,总觉得心里一直有没能解明的问题。 吵闹的背景音乐仍在持续响动着,也许是这次播放的电影格外没有意思,我的心思全然飘向状况外,注意力都放在了后门的老师身上。那位老师和前门站着的老师不同,手上一直没有离开手机,很惹眼,毕竟那是课室里除了屏幕以外的唯一光源。 我靠后排的位置刚好看得很清楚,老师手指动个不停,在屏幕上点这点那,偶尔还会上下左右滑动。观察了一会频率,大概是在确认尚未有明确结果的信息,往上的手式居多,类似于其他学生在手机的软件上刷新数据。 还没来得及再多挖出点情报,今天第一个憋不住的学生站了起来往后门走去了,短暂的对答后老师收起手机将门打开,在学生出门后也跟着出去了。这个举动让我想起了上次电影鉴赏课所看的内容,里面有个角色的吐槽让我印象深刻,说是要去干一件事时,要是背后有人跟着,不是大少爷就是嫌疑犯。 因为这个雷同极具既视感,我的想法就转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