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54) (第2/3页)
> 有两次让国公夫人瞧见了,满脸震惊,仿佛看珍惜动物一样绕着他俩转。 我滴乖乖,咱家乖孩儿会照顾人啦? 身处书房的国公爷即刻接到相隔两个院落的飞鸽传信,闻讯赶来后对此表示不信,再瞧见梁昭歌可怜兮兮受伤模样,随手丢来三十个仆从伺候。 国公爷威严,饶是喜爱清静的梁昭歌也不能拒绝。 清冷西苑乍然热闹起来。 随便走出几步就能看到擦栏杆的小丫鬟、抱着柱子的侍从、砍树的管家、喂鱼的小仆从。 都说苏州园林移步换景,如今仿江南制的西苑乃深得真传,移步换人。 梁昭歌对此连连郁闷,祝久辞在背后幸灾乐祸。 西苑生活鸡飞狗跳,时间晃过五六日,宫里来信了。 第78章寝殿 祝久辞仔细将梁昭歌安顿好,婆婆mama嘱咐了一箩筐话,再吩咐数名仆从在周身护着,而后才放心抱着宫里来信乘上马车出发。 此番进宫是为了向圣上求医寻药,这还缘于那日接骨大仙的一番话。 大仙理解他不敢碎骨的小心思,便极其善意地聊了聊其他名医,这倒是让祝久辞对京中名医散仙有了些许了解。 据大仙说,确有江湖神医藏于陋巷之中,能接骨的也不在少数。但是大多闲云野鹤神出鬼没,极其不好找,费时费力还未必有成效。不若另寻一个目标明确的地方太医院。 太医院由于有宫中典制,规矩繁复,自然不似民间传说的江湖神医那般玄乎其玄,能起死人rou白骨云云,但是不得不承认,纵观北虢国上下,高超医术者云集太医院这一点不可否认。 大仙对于自己多一个病人少一个病人并不在意,甚至还劝祝久辞到宫中找圣上讨几味珍贵药材,再到太医院寻一位品性良德的太医带回去给病人看看。 祝久辞对此万分感激,若是真能寻到其他神医,免去碎骨一遭罪那是再好不过的。 马车滚滚驶过米市胡同,与一辆蓝锦镶玉马车擦辕而过。 这辆蓝锦镶玉马车向西而去,停在了国公府门前。 祝久辞自是没有看到,马车带着他一路朝北进宫。 进宫面圣意外顺利,这也得益于前些日子他求国公爷给圣上递了奏折,有国公爷这一层面子,多方行路很是方便。 虽然国公爷对于祝久辞这种走后门的行为十分不齿,但是念在梁昭歌受伤严重还是同意了。 圣上宽厚明德,体恤子民,祝久辞乖乖巧巧前来求助,圣上即刻便同意了,赐给他出入太医院的令牌,又赏了些许叫不出名字的珍稀药材。 从太和殿出来,祝久辞拐道去寻裴珩。 此番裴珩也帮了不少忙,他毕竟在宫中生活了十几年,虽说是区区质子,但掌握的消息可比他们这些宫外人多多了。 小公爷稍等。裴珩转身走进内室,不多时拿着一张薄纸出来。 薄纸上密密麻麻写满名字,仔细一看其后还有小楷写的简介。 竟这么详细!祝久辞惊喜。 小公爷吩咐,裴珩哪敢怠慢? 祝久辞细细看过,心中有了大致概念,将薄纸收入怀中,心里踏实许多。 裴珩在宫中呆了多年,虽为质子,但是受圣上厚爱,这些年并没有受什么冷遇,他为人又老实,时时处处帮着宫里人,这么些年杂活帮了不少,也曾在太医院晒过药材,虽然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却也对太医院有所了解。 这张薄纸便是裴珩细细写下的太医院供职名单,只写了名字与其擅长的医术,总归不算是私传官制,而且这张薄纸只留在他二人之间,并不会传出去,因此没什么影响。 祝久辞抬眼,渡清殿青烟袅袅,素雅寂静。这还是他第一次来裴珩的寝殿,此前在宫中见过面,也只是行于林间小道抑或汉白玉长路,如今进到寝殿才知晓圣上确然对质子很好。 黄花梨嵌大理石长案,云鹤锦绣屏风,紫砂小香炉,青玉描金茶盏。虽然摆设不多,但样样精品,侍从宫女亦守规矩,垂首站在殿外看起来很是伶俐。 裴珩推来茶盏,清隽的面容隐隐有些担忧,怎么去江南一趟又受伤了? 祝久辞叹气,按住自己肩膀,许是倒霉吧。 呸呸。裴珩掩袖朝侧面呸两声,小公爷福泽满盈,吉人天相,可别胡说。 祝久辞无奈也侧着头呸两声,不过细细想来确是运气不佳。 本想借江南之行给梁昭歌治疗痼疾,如今痼疾没去,又添新病,无论如何算不上福泽满盈。 祝久辞并不在意自己受些小伤小痛,可一旦牵扯那人,总是心里焦急。况且那人受伤总是惊天动地的,从丈尺高的树上落下来、上巳节踩水脚伤月余,这无论哪条放在旁人身上都要吓死了。 小公爷莫要担心,太医院中卧虎藏龙,毕竟是给天上那位裴珩没说下去,二人也懂。 祝久辞点头,如今只能寄希望于太医院了。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忍心让梁昭歌去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