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瓦剌灭亡 (第1/2页)
在朱高煦亲征瓦剌之前,瓦剌有五大部落,即绰罗斯部、斡亦剌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 其中脱欢统治的绰罗斯部实力最强,算上依附该部的诸多小部落,其部总部众约有二十余万人,常备兵力超过两万人,紧急动员下兵力可达四、五万。 当脱欢仗着绰罗斯部兵强马壮,先後杀掉了实力仅次於绰罗斯部落的土尔扈特部落首领太平、斡亦剌部落首领把秃孛罗之後,土尔扈特部及斡亦剌部超过半数的部众被脱欢吞并,成为了绰罗斯部的附属部落。 於是,绰罗斯部实力大涨,部众突破了三十五万人,常备兵力超过了三万人,紧急情况下可动员五、六万战兵。 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实力皆不如土尔扈特部及斡亦剌部,他们早在永乐年间就与辉特部一样选择了臣服大明,变成了大明安cHa在大漠的三个羁縻都司。 脱欢强势崛起後,臣服大明的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辉特部本想避其锋芒,却被脱欢派出的数万骑兵袭击,部众四散而逃,以至於三个部落的首领不得不前往大明的黑水城避难。 他们在南下逃难的途中,就接到了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命令瓦剌各部停止攻杀的旨意,当即表示了服从。 和林城之役,明军共斩杀瓦剌绰罗斯部头领脱欢、也先等人,及其麾下将士三万四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六十余万头,先後有七十九个小型部落前来表示投降,约二十余万人。 然而,此役过後,投降明军的草原部落,却不包括之前被脱欢吞并的土尔扈特部及斡亦剌部,就连被脱欢打散的中小型部落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辉特部也不在里面。 其原因在於,脱欢为了壮大绰罗斯部的实力,增加麾下可战之兵的数量,早就从吞并的各个部落之中选出所有青壮,编为战兵或辅兵,同时把老弱病残驱赶到野外,任其自生自灭。 也就是说,那些被脱欢击败打散的部落,已经名存实亡。 和林城之战,朱高煦完成了剿灭脱欢的目标,却还没有完成灭亡瓦剌的计划。 於是,八月二十八日,朱高煦率领麾下文武官员登燕然山,令兵部侍郎杨荣作铭,刻石勒功,以扬大明天朝上国之威德。 数日後,为了彻底抹掉马哈木、脱欢父子在草原上积累下来的影响力,朱高煦将麾下兵力分成三路。 他本人亲率一路,进击依附绰罗斯部的各个部落,尤其是曾经多次给绰罗斯部当打手的还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两个中型部落——土默特部与巴图特部。 明军转兵西南越过燕然山脉後,於九月初十抵达札卜罕河河东,恰遇巴图特部游牧数万之众驱牛马车辆西走。 明军骑兵乘势夹击,朱高煦亲自率前锋部队杀敌数百,余敌散乱。 随後,明军背靠燕然山脉,安营紮寨。 九月十一日,成山侯王通率领中路军抵达燕然山,与乾熙皇帝朱高煦所部兵马汇合。 此时,明军征讨瓦剌的西路、中路两路大军胜利会师,两军合兵一处後,总兵力已突破十万。 朱高煦登高用千里镜了望敌情,见巴图特部众散而复聚,於是调动明军一营兵力从其右翼渡札卜罕河,断敌退路,另派出一营神机兵绕出其左,两千火铳手埋伏於溃敌必经之路的森林中。 在明军夹击下,巴图特部左冲右突,当溃众逃经设伏区时,又遭明军新式火铳S杀,Si伤甚众。 朱高煦指挥五千骑兵乘胜追击三十余里,直抵巴图特部营地,斩杀部落首领数十人,以及麾下将士一千六百余人,俘虏四千六百余人,缴获牲畜四万余头,夷其营地而还。 九月十三日,朱高煦又命朱能、王通各率一营骑兵追击至土默特部营地。 在明军猛烈的打击下,实力不如巴图特部的土默特部Si伤惨重,众首领及其心腹将士两千余人全数被明军剿灭,以至於原先依附土默特部的十余小部落纷纷请降。 这一战,明军俘虏土默特部众三千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