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七章:不杀皇帝,誓不罢休!  (第1/2页)
    和林城。    东三十里外。    北元现任太师阿鲁台军帐之中。    “启禀太师,明军用火Pa0对和林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未免被明军斥候发现,我等不敢过於靠近,因此无法探知详细的战况,请太师恕罪。”    斥候队长入帐後,躬身禀告道。    阿鲁台抚须沉默片刻,随後点了点头,挥手道:“明军势大,这不怪你,且退下。”    “谢太师!”    斥候队长急忙跪下拜谢道。    “父亲,儿愿领三千JiNg骑前去支援和林。”    一个留着小辫,腰系弯刀,高大彪悍的将领走出队列,朝着阿鲁台躬身施礼道。    此人名叫阿卜只俺,是阿鲁台的二儿子。    他曾在永乐中期在大明进学(人质)三年,学成後以武事举人的身份荣归故里(遣返),因屡次领兵击败兀良哈所部,从而深得阿鲁台器重。    “再等等。”    阿鲁台犹豫良久後,缓缓言道。    “父亲,唇亡齿寒,我们不能看着明军攻破和林!”    阿卜只俺再次施礼请求道。    “二哥,‘坐山观虎斗’的道理你不懂吗?”    昂克孛罗忍不住走出队序,反驳道:“更何况,就算你带五千JiNg骑过去,又能怎样?莫非你觉得靠骑兵数量就能挡住明军的火Pa0?”    他是阿鲁台的第三个儿子,虽然生X狡诈多疑,但作战勇猛,且又年富力强(三十余岁),能以一当十,是阿鲁台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    “莫非二哥被毛胜那小子刚才的话说动了心,打算带走三千JiNg骑去投南人的皇帝?”    昂克孛罗说到这里,瞥见阿卜只俺不发一言,於是Y恻恻笑道。    他口中的“毛胜”是毛安泰次子。    毛安泰,汉化的蒙古人,原名阿力台,是阿鲁台的亲哥哥。    所以,毛胜是阿鲁台的亲侄子,与昂克孛罗、阿卜只俺是堂兄弟的关系。    毛胜的伯父那海在洪武年间带着毛胜的父亲毛安泰等亲族一起归附了大明,更是在後来的永乐第一次亲征大漠时立下功劳,得以升至都指挥同知。    由於那海病亡後无子,朱棣恩准毛胜之父毛安泰袭职卫指挥使。    朱棣第二次北征时,毛安泰随驾,战时负伤,後来病逝。    朱棣第三次北征时,毛胜的兄长毛济袭毛安泰之职,随军北上,期间立有军功,却因病未升而逝。    故而,朱棣於永乐十九年恩旨毛胜袭职卫指挥同知。    乾熙二年六月,毛胜被朱高煦调任为陕蒲二营营长。    朱高煦得知阿鲁台率兵援助脱欢之後,就把与阿鲁台有亲的毛胜也带上了。    就在半个时辰前,他派出毛胜为皇命钦差,来劝说阿鲁台率兵投降,不过却被阿鲁台给轰了出去。    “住口!昂克孛罗,你可知你在说什麽?”    阿鲁台双手握拳,奋力砸向面前的桌案,大声呵斥道:“南人皇帝派毛胜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扰乱我部军心!大明的使者,某又不是没杀过。若非来人是毛胜,你觉得他还有命回去?”    朱棣当年第二次北征的导火线,就是阿鲁台杀Si了大明钦差使臣兵部给事中郭骥。    “父亲,您看看二哥,孩儿只是随口一说,他就如此反应,肯定是心里有鬼!”    昂克孛罗毫不退让的指着面sEY沉、紧握双手的阿卜只俺,咄咄b人道。    “给我住口!”    阿鲁台大怒,再次猛拍桌案,豁然而起,抬手指着昂克孛罗道:“出去,你给我出去!”    “父亲!”    昂克孛罗双膝跪地,俯首道:“孩儿知错了,求父亲息怒!”    阿鲁台子嗣众多,不过最看重的只有长子也先孛罗、次子阿卜只俺、三子昂克孛罗,余子皆b较平庸,并不出众,且有些还较为年幼。    但也先孛罗在上次率军南下掠夺大明村镇时,遭遇明军突袭中火铳而Si,所以现在阿鲁台手下可堪大用的儿子就只剩下了次子阿卜只俺、三子昂克孛罗。    “老夫的态度很明确,瓦剌诸部一直与我蒙古争锋,尤其以绰罗斯部为甚(阿鲁台杀了马哈木),这次来援助脱欢,除了本着唇亡齿寒的道理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阿鲁台没有理会昂克孛罗,而是环视大帐之内的众部落酋长、将领,缓缓言道:“第一,此战若胜,哪怕是惨胜,只要能击退明军,那麽我们便可扭转十余年以来的困局,与南人谈判,要求南人朝廷提高与草原的各类物资贸易数量。”    “各类物资的重要X,老夫不多说,诸位也都明白。”    “按理说,乾熙皇帝不会答应,可我们打败的是他重新改编的新军!”    “乾熙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