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二章:阴阳官可不是一般人 (第2/2页)
洋的过程中,仍然要设置一个类似朝廷“钦天监”的部门,来掌管气象变化,确保大明船队能够在海上安全的航行。 这个部门叫YyAn司,在其中任职的官员,统称为YyAn官。 YyAn官不论白天黑夜,轮流值班,仰观天象,俯察洋流,将每一个变化一一记录在案。 在郑和第二次出海,完成绕地航行一圈之壮举的过程中,有一位YyAn官立下了大功,此人便是《司南指南原理》的作者林贵和。 当时,福建都指挥使司在府城福州设立了左、右、中三个卫的造船厂,为郑和出海建造船只。 此外,在长乐、福清两县的造船厂也先後承担过造船任务。 由於东南沿海居民善航海,故而郑和在第一次下西洋之前,特地亲自前往福建选拔通事(即翻译)、火长、水手等随员。 郑和听说福清县有一个叫林贵和的YyAn堪舆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且卦辞十分灵验,於是便亲往拜会,邀请林贵和作为YyAn官一同出海。 起初林贵和犹豫不决,担心他本人身T不堪海上长期颠簸。 可当他听说郑和此举乃奉大明天子旨意之後,而心有所动。 之後又经郑和反覆劝说,林贵和最後答应跟随郑和下西洋,并专司日月星辰,掌管气候观测,为船队提供气象帮助。 有了第一次的下西洋经验之後,郑和第二次出海,特地奏请朱高煦,设立了YyAn司,由林贵和担任司正。 林贵和带领众多YyAn官从海上连续不断的天象变化中,结合沿海民间的谚语,加以研究、分析、推算、验证,最後作出预报X的结论,工作量相当巨大。 此外,他还要对航途中的岛屿、暗礁、险滩、气流、水势、水sE、牵星、针路等作出预测和判断。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在茫茫大海中航行,风浪险恶,Y晴无常。 林贵和与众多YyAn官们凭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为郑和第二次绕地航行一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永乐十年,郑和率领船队回到大明,完成了绕地航行一圈的壮举。 这是林贵和随同郑和第二次出海。 永乐十一年夏,林贵和随同郑和第三次出海。 此次他们负责开辟从鲸海进入北洋,再从北洋向东转入东洋从而抵达沃洲的新航线。 永乐十四年夏六月,郑和率领船队回航,成功开辟了一条从大明往返沃洲横跨北东洋的新航线。 同年秋十月,林贵和以他个人对地球磁力的认识,结合历代典籍,着了一本书,叫《司南指南原理》。 “林先生在书中指出,地球有南极和北极之分,同时又是一个大磁T,有两个磁极,一个叫地磁北极,另一个叫地磁南极。” 朱瞻域不紧不慢的说道:“他把靠近大地北极的磁极叫做地磁南极,靠近大地南极的磁极叫做地磁北极。司南的指针相当於一块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之分。” “指针的尖端是南极,指针的另一端是北极。大地的南极是地磁北极,根据磁力‘同X相斥,异X相x1’的原理,司南指针就会始终指向南方。” 说到这里,他总结道:“因此,儿臣认为,司南就是对磁力原理的应用,是一种指南技术。” 朱高煦面露欣慰之sE道:“你能有此见识,可见是对‘科技’二字下了真功夫的。” 他顿了顿,忽然问道:“朕经常说科技会改变世界,你觉得这是为什麽?” “儿臣觉得,蒸汽机就是一种科技产物。若将来真的有人造出了T积更小,动力更强的蒸汽机,那麽整个世界,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瞻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举了个十分恰当的例子。 注1:曾从政,号少潭,明代三僚人,他与廖钧卿一起堪舆了明十三陵和北京故g0ng而有功,被授予钦天监博士,进至五品灵台郎,给假还乡,额匾“开国名师”,後御赐“JiNg明地理”碑额金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