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九章:塞上江南 (第1/2页)
黑水城行营正厅之中。 朱高煦端坐主位,随驾文武与漠西五位首领分立两旁。 “《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个‘戎’就是用兵打仗,凡朝廷举兵征战,无不劳师动众,牵扯巨大,需要慎之又慎。” 朱高煦抬手示意众人坐下道:“都坐下罢。” 待众人就座後,他目光看向漠西五人道:“你们真的愿意让朕替你们主持正义,替天行道?” “回禀大明皇帝陛下,我等瓦剌五部已联名立誓,恭请大明朝廷出兵剿灭脱欢,我等还愿意贡献出所有的金银珠宝、牛羊马匹,充作朝廷讨伐脱欢的军饷。” 第二任安乐王把秃录巴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捧在双手中,躬身作呈递之手势,同时无b恭敬的说道。 他是土尔扈特部落、斡亦剌部落、杜尔伯特部落、和硕特部落、辉特部落等五部首领之中最年长之人,所以其他四部首领皆推举他来向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奏禀言事。 朱高煦从康平手中接过文书,打开後迅速扫了一眼,然後郑重道:“既然你们如此有心,那麽朕今日在此承诺你们,剿灭脱欢之後,凡是你们丧失的土地与子民,各归其主。” 他又不傻,当然看得出来贤义王、安乐王等人的心思。 此五部被脱欢逐个击破之後,丢土失民,距离光杆首领已经不远,如今能拿出来的金银珠宝、牛羊马匹已经没有多少。 更何况,他们的随从人员吃喝用度也要花钱。 若能用些许的财物、牲畜换得大明朝廷剿灭脱欢,将来他们便又可以寻回被脱欢掠夺的子民与牧场,到时候还愁Ga0不到金银珠宝?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不打算放他们回漠西去了。 确切的说,应该是“诱惑”他们留在黑水城这座“花花世界”。 “谢大明皇帝陛下!” 把秃录巴等五人连忙起身行礼道。 “你们不仅是漠西草原上的首领,还是我大明册封的王、都指挥使,如今来到了黑水城,就把这里当成你们的家,愿意住多久就住多久,以後不想回漠西,定居在这里也行。” 朱高煦岂会放过“腐蚀”这些草原部落高层的机会,当即摆出一副热情好客的姿态,用充满感情的眼神望着把秃录巴等五人说道。 漠西五人闻此言,皆是一喜。 其中第二任贤义王捏烈忽更是因年轻没有城府而喜形於sE,已经开始幻想着定居在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黑水城之後的“生活”。 黑水城之所以称为“黑水”,是因为在很早之前就有黑水河流到这里,形成内陆湖名居延海。 居延海汉时称居延泽,唐时称居延海,发源於祁连山深处的黑河。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赶走匈奴後,於此地设居延都尉、居延农都尉、河渠司屯田驻兵。 此地因水草丰美,河流湖泊密布,森林茂密,早在西夏建国以前,就已有大量居民在这里耕耘牧猎、繁衍生息。 西夏建国後,为了加强对此地的管理,以防东面辽国和漠北蒙古的侵入,曾先後调集两个统军司来驻守黑水城及整个居延地区,并将大批人口迁到黑水城一带定居,让他们在当地屯垦造田、生产粮食,以满足大批军民的生活需要。 到西夏鼎盛时期时,黑水城已不再是一座单纯的军事城堡,逐渐变成一座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繁荣城市。 当时的黑水城内,官署、民居、店铺、驿站、佛寺以及印制佛经、制作工具的各种作坊布满了城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近两百年之久,直到蒙元兴起,西夏覆灭。 由於黑水城是漠北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蒙元统治者不仅重新扩建此城,於此地设置亦集乃路总管府,更是派遣了大量军队至黑水城驻防。 而且还从各地迁来许多百姓,来到这里与当人共同发展农牧业生产,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