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沉溺 (第3/4页)
义子,只要不出意外,也算是后半生衣食无忧了。 然人生总是变幻莫测。五年前锦城瘟疫四起。为了拯救那些患病了却只能等死的庶民们,师母父散尽家财,却仍是杯水车薪,甚至师父就未能撑过那次如浩劫般的瘟疫,次年与世长辞......留下十五岁的长女秦霞与九岁的次子秦念红,五位义女与两位义子[1],与一夜白头的师母...... “在想什么呢,锦儿。” 她从回忆中惊醒。失焦的眼神渐渐汇聚,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硬朗的笑容,是她同年生的义妹融辉。 “身子好些了吗?” 柳锦点点头:“好多了,正想下来帮忙呢。有什么我可以帮到的?” “倒没有多少事。酒楼没怎么被地动波及到。我们也检查过,房梁柱子都没什么裂缝,也没怎么变形,只是掉了几块屋瓦,已经物归原处了。”融辉一口气说完,领着柳锦出了酒楼,又继续道:“你瞧那边的可怜人,房屋都被震塌了。当时我刚出完任务回来,路过那里,魂都要吓飞了!” 柳锦凝视着眼前的惨状。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摧垮了一些屋舍,脱架的大梁斜着倾倒下来,匠户与附近的居民们围成一团,啧啧的惋惜声此起彼伏。也不知砸到人了没有。她这么想着,紧皱眉头,一言不发。 “那孩子呢?” “谁?” “就......那个,我带来的孩子。”柳锦边说边比划着。 “哦,他啊。”融辉貌似心下了然,还拍了拍柳锦的肩膀,道:“你啊,想去看看人家?” “单纯关心一下。” “哦~”融辉也不多说,抿嘴浅笑了一声,拽着柳锦的肩膀就往酒楼飞奔。还未等柳锦反应过来,她就被推搡到了二楼的一间客房门口。 “喂......这......不太好吧......”柳锦脸庞涨得通红。她的手掌覆在门闩上却不敢推入:“毕竟......” “啊,是小锦吗?”屋里传来熟悉的声音,“快进来吧。” “啊......好的哥......” 窗外的风似乎有些大了,吹得柳锦的脸红扑扑的。她坐在那个男孩的床边,男孩也扑闪着眼睛瞧她。原本陪着他的哥哥王安已经随融辉离开了,顺带带上了房门。两人心照不宣地静默了许久,直到西天那太阳低一点,再低一点,从海的尽头射出几道朦胧的光,将天幕染上了一层红,一层黄,一层紫......柳锦的眼珠滴溜溜地打转,不敢去直视男孩,却是变魔法般掏出两块软糖,塞到对方手里,轻声道: “药很苦,这个......很甜。” “谢谢。” 男孩浅笑着,将它收进口袋里。他衣衫整齐,头发仍然半干着,故而慵懒地披散着,他身上还氤氲着一股淡雅的清香。他的眼神充满了好奇、兴趣,对着那假装镇定却遮不住羞红的脸的柳锦,问: “你没有什么想问我的吗?” 柳锦却突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她的目光终于与男孩交汇,充斥着审视、疑惑,却装着调戏的方式开口:“可是快入夜了,你......你一介未出阁的男孩,和我共处一室,真不怕我对你做些什么呀。” “噗嗤。” 男孩毫不畏惧柳锦话里的试探与锋芒,回答:“无事......你不会的,我相信你。” 他仰起头,笑容既美艳又狡黠:“毕竟我都和你亲过了,再进一步不也正常么?” 柳锦皱眉,她的手不自觉地搭在腰间的短剑柄上。本想抢先将这麻烦话题捋过去,到了嘴边却变成了句:“......对不起。” “你是我的恩人。”男孩仍微笑地看着她,仿佛未曾注意她手间的小动作,笃定道:“玉儿不会做不利于恩人的事情。” “你叫玉儿?”柳锦眉毛一扬,眯起眼笑道:“我叫柳锦,柳树的柳,锦城的锦。” “本名何玉,何时的何。” 1 柳锦点点头,起身,走得远了些,倚靠在窗户旁。夜色笼罩大地,锦城的灯火在各处星星点点地燃起。何玉擦亮了床头的夜灯,那断续的微弱红光一簇一簇地映在柳锦琥珀色的眼眸里。柳锦歪了歪头,似笑非笑地、柔声细语地呢喃道:“其实我这番来,还想通知你一句......就,你那些仆从已经找到酒楼来了,正侯在楼下呢——你准备何时随他们走?” 何玉愣了愣,垂下了头,暂时看不清面容了。然他下意识地攥起手心的被子,似乎昭示着他的某些不为人知的心绪。 “那......我去叫他们上来?” 还未等柳锦迈步,何玉伸手攥住了她的衣角。柳锦下意识地回过头望,正巧对上何玉惊慌失措的面容。她俯身安慰道:“那我......那我赶他们走?” “你别走。” “但是......” “我不喜欢他们。”何玉紧紧咬住嘴唇,胸口喘息不定。他望向不远处的巍峨城墙,仿佛自己陷入了某片危险的泥沼,继而求生的本能让他紧紧攥住柳锦的衣角,甚至勒的柳锦有些许的疼:“我不要和他们走。我讨厌他们。” “我可以帮你赶他们走。” 柳锦也望向那巍峨的城墙,无端生出了某种捉摸不透的预感:她一时奋勇救下来的男孩,似乎会让她今后的生活变得古怪起来。她读不出这份预感昭示着幸运还是灾厄,但她还年轻,且她不会让自己后悔。 “我会帮你。”柳锦信誓旦旦地拍了拍胸脯,重复道: 1 “相信我,我会帮你的。” 男孩点了点头,似是赞许,又像是在安慰自己,随后又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将攥得发白的芊芊玉手松开了,对着柳锦回赠歉疚的笑。柳锦瞥了眼何玉的手,压在心底的那某滋味又忍不住溢上了心头。 她陡然想:看来,父亲教的确实没错。 夜幕降临,酒楼渐渐人声鼎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