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后对jianian臣未婚夫真香了 第28节 (第2/2页)
说着自己也有些奇怪,怎么这时辰了还没有下人进来伺候。 苏浈抿着唇,她昨日特地让下人们不要打扰,却没想到现在是这样的情形。她也没脸再待在床上了,拉着段容时问道:“主君要不要再睡一会儿?” 昨夜她折腾了一晚,想也知道他肯定没歇好,眼下都有一层淡淡的青影。 段容时早习惯了没日没夜的日子,倒不觉得有什么,出门唤人进来给苏浈梳洗,又让人去医馆请大夫来瞧。 他自己倒是十分随意,只让人烧了些热水洗去酒气,换了身衣服,却见着胡楼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公子,恭王来了。” “恭王殿下,不知有何贵干?” 恭王郑瑜禾自诩忠直,同总是明里暗里想要拉拢段容时的太子不同,恭王对统御司这等行阴诡苟且之事的地方一向嗤之以鼻,也曾多次上书请求皇帝撤裁统御司。 二皇子郑瑜荣立为太子后,恭王为避其锋芒,借口为幼子祈福去往西川寺静修,久未回京,一回来却往段府跑。 他带着兜帽从后门进来,想是不愿引人注意,一进书房便沉声问道:“段指挥使,孤王不愿说那些客套话,我只问你,有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你敢不敢干。” 段容时挑了挑眉,请他坐下,胡楼会意将门关上,守在门外。 “想必此事不仅利国利民,还会震动朝野,不然殿下也不会特意来此。殿下有话不妨直说。” 恭王生得魁梧,带着怒气皱眉时便有一股威慑在,“不错,此事干系重大,若你没有这个胆量,我自会再寻他法。” 这就是一定要段容时给个承诺。 恭王同太子争斗多年,早已势同水火,就算此时碍着皇帝还能保持表面的和平,但谁都知道,太子登位,第一个要肃清的就是恭王的势力。 他这时候要的,不仅是段容时在此事上站在他那一边,更是要段容时同他站在一条船上,扳倒太子。 段容时不慌不忙地喝了口茶,才道:“此间无旁人作证,段某就算是答应了,日后也可随意改换主意,殿下既无旁证,又何必非要这个诺言呢?” “若你是肯轻易改换门庭之人,便不会到现在还未归顺太子。容时,”恭王换了个称呼,“你我曾有同窗之谊,虽时过境迁,但我不信你连本性都会改变。” 段容时垂眸不语,像是被他说动。 恭王又劝道:“我知你念着旧时情谊,不肯轻易对太子动手,对令阃是什么心思朝野皆知。你对苏家女重情,可想过日后太子掌政,她该如何自处!” 见他仍是不为所动,恭王沉下心,再添上一把火。 “我今日要同你商谈之事,关系到天下安宁,就算你我不肯动手,将来也会有其他人出手,只怕届时便会失去先机。我不妨给你透个底,此等良机千载难逢,若能运筹得当,便能将他彻底拉下来。” 什么大事既能将太子扳倒,又关系到天下福祉,也只能是最近的江南灾祸了。 段容时眉心微动,终于松了口,“微臣能有何助益,殿下直说便是。” 这便是答应了合作,恭王大喜,将一切和盘托出。 第33章旧伤?苏英一脸复杂地转出来。…… 这几天京城出了两件大事,第一便是盛宠多年的淑妃终于有孕,皇帝大喜,本要重修宫殿以示嘉奖,又要将淑妃的位分抬一抬,要立为一品贵妃。 但大臣们纷纷上书,说灾乱为平,未国祚着想,当勤俭用度以作表率,不若等到淑妃生子后再行封赏。皇帝虽不情愿,但还是知道大事为重,终究作罢。 第二件则更引人注目。 江南灾荒,大周上下人心惶惶,各处流民北上涌入京畿,京郊西川寺的主持慈悲为怀,令众僧大开山门,以空置的寮院收容难民。 这原本是件好事,但流民一多,争抢餐食的事情便频繁发生,西川寺武僧不愿下重手,只尽力阻拦劝解,结果还是出了意外。 佛寺重地不该见血光,主持念了几声佛,上报京兆府处置,衙役便上山将人犯押送回来。 但没想到,这被押解的流民在经过城门口时,竟在众目睽睽之下自称是前任寿州刺史之子,又高喊:“户部窃粮,太子包庇,将罪过尽数推于我父亲身上。父亲!儿子不孝,不能为您洗净清白,唯有一死以谢罪!” 说完竟带着绳索往城门撞去,幸而被衙役拦住。 流民大多没有过所无法进城,京中善心的勋贵便在城外设置竹棚、粥棚来安置流民。这位“刺史之子”大闹时,附近全是流离失所的难民,听见这话自是群情激愤,拦住衙役,又直闯城门要讨个说法。 最后还是巡防京畿的禁军出动制住流民,护送着京兆府的一干人等回了府衙。 那位“刺史之子”额角磕破了点伤,性命倒是没有大碍,却给京兆府尹出了个大难题。 寻常流民哪里分得清什么户部工部,此人张口便直说户部窃粮,又攀上太子,而太子新娶的良娣又是户部尚书余文杰的孙女…… 江南一地太仓设在寿州,太仓失火,刺史首当其冲被问责,不过几日便死在了回京的路上。这“刺史之子”身上并无印信,但身份恐怕有八成是真的。 一个小小的斗殴杀人案,竟演变成涉及当朝储君的答案,更别说还牵扯了江南一地的灾害。 京兆府尹第一反应就是甩给统御司处理,却吃了个闭门羹,回报的下人说,统御司先前奉旨去和州拿人,已派出大部分精锐,指挥使段容时又重病在身,只能闭门谢客。 京兆府尹急得挠秃了头,实在没办法,只好求助大理寺。 而大理寺正是恭王的势力。 外头闹得沸沸扬扬,段府里也不宁静。 许是中秋那日喝醉了酒,又和衣囫囵睡了一夜,连窗都没关,段容时次日便起了高热,到下午便烧得话都说不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