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不曾忘掉的回忆_难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题 (第1/1页)

    有时候也会想,特殊的行业X或者职业X会给予更多的附加值的增加

    制服系列算是一种,护士服,校服,水手服,COSER这些都算是这种吧

    不同的职业b如律师,老师,医生这些,空姐算是制服 职业的结合估计

    一直到次日的早上吃早餐的时候,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那时候还不像现在微信这么方便快捷,只能通过手机银行来C作

    因为从大哥组局到现在,都没有谈过钱这个问题,所以也就没那么直接的开口去问

    怕CJ妹被以为是直接打上了交易的标签

    最后的最后,终于是在机场喝咖啡的时候,算是灵光咋现的想出个主意

    问CJ妹说北京JOY你来不,说还没想好,我说要不你来我展台好了

    把名字,帐号,地址,电话都留一下,到时候流程走完了我把材料寄你,当然订金也一并转过去

    CJ妹的名字还挺好听,而且笔画够简单是真的,艺书

    有些事估计是命中注定,在我从事游戏行业的那几年里

    还真一直和艺书有往来,不过基本上除了业务,少有联系,最多的是各种节日的问候

    再挺后面去琢磨过,假如不是有个不太正确的开始的话,是不是会有一段新的感情出现

    但生活没办法重来过,毕竟时间是一场单向次的列车

    离来年的北京JOY还有好久,中间不是没想过问艺书要不要来帝都玩

    但既然她都没有在业务之外主动联系我,那我还是先保留着那么些矜持好一点

    秋天是个业务淡季,而且帝都其实没什么秋天

    初秋的日子基本被夏末笼罩而完全热的迷糊,

    初冬又急忙忙的追着深秋的尾巴把冷风顺着脖子送进去

    有个突然的项目要去东北的一个海滨城市,本来不是安排我去的

    不知道怎么三来二去的就到了我这里

    有时候吧,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这种运气,它说不上是好是坏

    这个项目与韩国的一家公司有一些算是合作,英文交流估计是不太可能的

    还好对方找了一个常驻我们这边的韩国妹子当翻译

    项目本身难度不算高,不过周期相对有点长,所以更多的聊天的机会也就有了

    妹子的中文真的十分的溜,大概溜到感觉像是从小长在中国差不多

    其实要说有多漂亮,还真没有,不夸张的说,

    如果不是身份种族加成,大概放街上是连搭讪的yUwaNg都不会有的那种吧

    韩国妹子对于中文的发音细听的话还是会有点差别的

    也不知道韩国妹子有没有赚外快的想法,这种事也不能直接问

    但能从事翻译行业并且还额外打零工兼职的来说,应该是有机可乘

    这个判断的标准怎么说呢,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金钱有相当的一种yUwaNg

    然后如何去突破某些限制就更多的是技巧吧

    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突破的契机而已

    所以说要随时做好准备是真的

    机会只留给随时准备好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