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鸟慢飞周记_缘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缘起 (第1/1页)

    「缘起」

    我在研究院是从影印开会资料开始学习的。

    面试时的问题很简单,虽然不至於到放水的程度,摆明了就是要让你过关。我们都是因为国防建设的需要,被国家招募进入研究院,青春正茂,前程似锦。

    老板JiNg明g练,是院里的明日之星,看不出来年龄。指派我们的工作职称都很吓人,工作内容却极为简单卑微。前辈们也大部分是学长,他们显然承担着真正的研发工作,我们这些菜鸟们只是介面,在各单位间串来串去,负责协调G0u通。每天在出入影印间时都会问自己,这是我要的工作吗?其实不只是我一个人,那是那时候所有同梯次的新人共同的疑问吧…於是开始有人离职,原因大部分是出国读书。

    出国对我就是个妄念,从来不在我的人生计画中。老板有一天在跟其他单位主管闲聊,说到我们的工作,嗓门提高了些,似乎有意要我们听到。

    「系统工程啊,就是倒茶扫地啊!连倒茶扫地都g不了,还能做什麽?你以为简单啊,里面都是学问啊!」

    我不知道其他同仁怎麽理解这番话的,但是从那个时刻起,我对这些琐碎的工作升起敬畏之心。

    戏棚下站久了,终於有机会上台跑跑龙套。三五年之後,研究院开始了规划已久的计划,需要补充一些新血外派至美国,参与一项未来的武器系统整合开发。那时想走的人都走了,剩下来的我们是特别能吃苦的一群人,或是因为经济条件限制,无处可去的人。

    抵达洛杉矶时,傍晚的yAn光仍然非常耀眼。长官来接我们几个菜鸟,一边开车,一边跟我们说明美国的交通规则,把我们唬得一愣一愣的。那个年代大部份同仁并没有车,也没有驾照,我每天都是搭研究院的交通车上下班。在高速公路上疾驰,听到黑人歌手SteveWonder的新歌,那是一种林强「向前走」歌声里的心情,命运使然,谨小慎微的我竟然也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和一位较资深的同仁被分配到一个住处,里面已经有两位前期的军方同仁,我们四人负责同一个项目,住在一起,出入也b较方便。每天我们就像一串螃蟹,同进同出。

    晚上吃饭极其规律简单,几十个人都在社区附近的中国餐厅包饭,圆桌可坐六到八人,大家虽说是随意坐,但是我们还是等学长们入座才穿cHa着坐。菜sE极为简单,应该厨子也就是会做那几道菜,或者是预算限制,不过也没什麽人抱怨。至少b天天吃面包牛N好。

    进入技术转移的公司工作,需要通过层层关卡,连上洗手间都要有人陪伴,防止我们乱闯。我负责的部份是了解系统运作时,计算机与周边的资料传输方式,并进行效率优化。

    对我最大的刺激是,他们采用的技术是教科书上没看过的。我曾经问过这个问题,指导我工作的老外b我大不了几岁,耸耸肩,问我大学读过的是那些书?

    笑笑的说其中一本资料结构引用的范例,是以前他研究所时写的论文。我其实将信将疑,但是当时也只能乖乖听着。

    讨论完分工之後,我问他什麽时候开始整合测试?他说三周後,我说这种简单的功能需要那麽长的时间吗?他从cH0U屉里拿出一本大约两三佰页的文件,悠悠的说,你要先看完这一本软T设计规范才能开始。

    我开始一页页,做笔记,回到大学生时的状态。其实大学时我是控制组的,学的都是数学,没怎麽写过程式,大学时写程式上机还是用卡片,命运的安排让我遇到日後安身立命的工作。那年我二十七岁。

    软T设计规范非常详尽,从软T概念设计到程式如何撰写的范例,细到程式变数宣告方式与规则,连注释怎麽写都有规定。开始是觉得老外开发软T真的是太gUi毛了,後来再看到他们写的程式,每个人写的都依照设计规范,条理分明,十分易於了解与维护,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学问就在这本软T设计规范之中。

    一周後我努力的读完了,准备开始写程式,老外问我设计文件跟自我测试方法是什麽?我说边写程式边写啊,他用很犀利的目光跟我说不行。於是又花了一个星期,跟他讨论所有设计细节与测试条件,才开始动手写程式。

    结果果然是三周。这整个过程给我很大的启发,也改变了我对软T设计的根本思维。

    「学以致用」四个字,在那段日子里让我有机会反覆验证。书本上写的是可以用在工作上的,而不是一段文字而已。

    ※※※※※

    前一批的学长要回国了,我们马上面临交通问题。必须要有人会开车,而且要有美国驾照,这种勤务当然是菜鸟要负责。第一关要有「学习驾照」才能上路练习,学习驾照要先考笔试,笔试要读一本交通规则。我们不用,由於联考制度对我们的重大启发,经过几代学长们的传承,连交通规则的笔试竟然已经有考古题。

    记得当天去考试时,旁边的老美,老墨拿着笔喃喃自语,抓耳挠腮,不到十分钟,几个老中刷刷刷,纷纷交卷。中华文化的博大JiNg深那里是你们可以了解的。

    教我开车的是个老先生,他把车开到我工作的地方,上班时间学习开车是菜鸟任务之一。他问我以前在台湾开过车吗?我说没有。他说很好,那你坐上副手座,我们开始吧。然後载我到郊区,下车,交换座位。

    告诉我这里是方向灯,这是煞车,这是油门,只能用一只脚踩,不能一只脚踩煞车,一只脚踩油门…绑好安全带,上路。

    开了一小段,他很客气的要我靠在旁边,问我为什麽要把车开在分隔线的中间,而不是分隔线的右边?

    我理直气壮的说,台湾开车都是这样啊。说完我才想起一直以来都是搭公共汽车,乡下路窄,公车常常开到路中央。老先生说,你没有读交通规则吗?

    我不好意思的说,没有。他大惊失sE,立刻拿出交通规则给我看。说这本交通规则送我,一定要好好读。

    其中有一条规则我至今觉得很神奇,就是在路k0Uj通号志故障或没有号志时,车辆通行次序是先到,必须先完全停止FullStop,然後谁先到谁先走。

    我和同仁讨论了半天,这是什麽鬼规则啊?然後有一次真的遇到了,老美真的按照这样的规则一部部依序前进。有时在台北遇到红绿灯失控,车辆在十字路口打结,我就会想起这个有智慧的笨方法。

    这几十年来我几乎没有出过车祸,都要感谢这位我忘了名字的老先生。

    老鸟真心话

    了解游戏规则是菜鸟生存的第一件事。

    在开发软T的过程中,发现大部份的台湾软T工程师,通常不喜欢写设计文件,连程式码中的注释都不愿花时间写。或者是不愿意写测试方法,随便测试一下就以为工作完成。看起来开始的开发速度很快,结果是问题漏洞层出不穷,收敛的速度很慢,有时候甚至收敛不了。

    根本的原因就是,不愿静下心来好好研究规格需求,把设计逻辑规划清楚,写好测试方法和步骤。这种心态与习惯,其实在学校教育时就需要养成,但是我相信学校的老师并没有这样要求。如果可以从实验报告开始要求,可能可以改善这种现象,建立起良好的设计习惯。

    需要游戏规则的原因是,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团队协同作战,学习正确的游戏规则,并且把它融入工作中是菜鸟的入门心法。老鸟跟菜鸟的最大差别就是,正确的工作习惯与对游戏规则的掌握。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