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一 逆案 (第1/2页)
“是有事,”屋内只有三人,靖安也收了玩闹之态,沉吟着组织语言,“我在大理寺翻了几天卷宗,有桩旧案……” 五年前,威北大将军周扬武在北境抗戎,巡视边防时,抓到了两个正试图越过城防的军中密探。彻查之下,辽西守将郭执徐通敌,恰逢戎人来犯,郭执徐欲率麾下里应外合,私开城门,幸为周将军所察。事发后,郭执徐阵前枭首,麾下三百一十九人戴罪战死。 十日后,京中郭宅查抄,郭家老父猝死,其母撞柱,妻子投缳,幼弟失踪,郭宅上下二十六口发入天牢问斩;老家族兄弟三人畏罪自尽,家眷充军。 因为此事发生在与戎人交战时,又由威北大将军首告,其麾下亲自押送郭执徐头颅入京,惊动半城,天子下令彻查;一时之间,郭家亲故友邻,免官去职,门第败落,为其所累者不胜其数,顾家也算是其中之一。 哦,那位威北大将军,正是靖安长公主的舅父,当朝先后两位皇后的嫡亲兄长。 清河脸色微变,佯装镇定地低头抿了口酒,才道:“怎么提起这桩旧事了?” 这桩逆案发生在她父王的封地幽州,那个她没有守过一天寡的前夫赵经锐奉旨为陛下查办此案,这都是写进卷宗里的,清河没道理为此不安。 “我得问jiejie要个人。”靖安低声说。 清河勃然色变,“他果然和你说了?” 她身边……唯一与这事产生关系的,只有她的前夫私藏的本该送往大理寺的人犯,那个颇有姿色的小奴。 本着明哲保身的态度,清河县主从不追究少年的来历,只当是个别家的逃奴放在身边使唤,只是几年过去,多少有些猜测。 她很注意,素日把人瞒得很紧,从不让他在人前出现,若不是当初顾谆在大理寺,暗自追查两年有余,也不可能发现人在她府上。 顾谆! 清河县主在心中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背过主的狗,果然是信不得的,亏她当初看他隐忍许久,还以为他是真心为了顾家衰败的事追溯真相,哪知靖安才去大理寺几天,他就迫不及待向旧主摇尾乞怜了。 “若你是指顾大人,他不曾说过。”当然,她案上的卷宗倒可能是顾谆摆的,但靖安此时不打算火上浇油,只是冷静反问,“你知道那是谁吗?” “我能知道什么?可没人会告诉我!”清河根本不信这话,若无人告密,三天时间,仅凭靖安一个人,又能查到多少? 她深吸口气,强迫自己保持冷静:“你要做什么?” “我要见见人。” “不可能!” “咳。”苏采蘩掩唇轻咳几声,既做提醒,也是缓和气氛。 靖安垂目不语,清河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苏采蘩干脆坐到两人对面,三人凑作一桌,她轻言婉语:“气话是没有尽头的,我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安娘这样郑重,不会是小事,清娘也不要赌气。” “您偏护着她,”清河红了眼眶,“她当初说赌气便赌气,要发作便发作,到了我这儿,反倒要陪着笑凑上去把脸给人踩不成?” “我不曾赌气,也不想踩你的脸。”靖安忍不住叹气。 苏采蘩瞟过去一眼。 她闭嘴了。 清河家中姐妹多,龃龉便多,争执时很是锻炼出一副伶牙俐齿,理高声更高。她实在束手无策,最好还是听听皇嫂的建议。 若是驸马在,恐怕要为能见到这样乖巧的长公主而感动到落泪吧。 苏采蘩转向清河,“你们说的这个什么人……你这样护着,想来是宝贝得紧。” 又对靖安:“夺人所好,是你不对。” 靖安低头认错。 “行了。”清河打断她们,“你们也不用在这里一唱一和,当时动你的人是我不对,用不着你认错——” 她又给自己倒了杯酒,借着举杯的动作用袖子掩住泪光,却反被温和的花酿呛了两口,伏在案上咳个不止。许久,眼角通红地别开视线,“我只有一个问题。” “你说。” “十几年的姐妹情分,还比不过一个有姿色的男宠么?” “……”靖安不意这个问题还没过去,可清河这样郑重,她也只好认真对待。可稍加思索,便发现问题所在:“……你觉得我是为了、黎敬熙?”她有些难以置信。 虽然,嗯,她有时候确实……但是,她自问对黎穆并无多少优容,从未想过在旁人眼里竟是这般。 “那又是为什么?” “你为什么要带那个小姑娘来?” “什么小姑娘……你说那个,黎国的八公主?” “是她。”靖安替两人各斟了一杯酒,眉目冷淡下去,“如果我没记错,她今年还不到十四——那天你想对她做什么?” “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清河翻了个白眼,“你大老远带回来别国的男人说要成亲,谁知是人是鬼?还不允我试一试了?” 想起那日的事情,她便愤懑难平:“你都看见了,人家护着自己亲妹子呢,你还为他抱不平。” “……就算按你说的,难道他对自己亲妹无动于衷,这样的人我便可以放心嫁了?” 清河气势弱了些,“我又不是这个意思。” “你当时和顾言之一唱一和的,我还以为……” 靖安摇摇头,说来也有她的责任。她回京后正铆足了劲儿往父皇面前钻营,虽然有心与清河谈一谈,却为其他事屡次搁置,事后清河仿佛递过几次帖子上门,都被她拒了回去。 可她还是深觉不可思议:“就算你不对她做什么——把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