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一、骗局 (第1/2页)
一盼十岁那年,秦家村所在的镇,确切地说是镇所在的市通高速了。 随着高速的建成,越来越多的水果商出现在了当地的农贸市场。赶上那一年,邻近的水果之乡发了大水导致货源紧张,全国的水果价格大涨。水涨船高,秦家的梨子在那一年难得突破了一元大关,一度跻身“两元一斤”的行列,秦家的年收入也跟着翻了一番。 此外,秦家在那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一开始,秦家的几个儿子谁都没发现。槐生更是因为年龄小,四六不知。他只是觉得奇怪:为何自己爹的衣服和鞋面上总是沾了一层薄薄的粉?为何家里三顿都是面条?为何面条的卤子总是又黑又咸?一看就是爹放了太多酱油。 直到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看到一群人围在自己家门口看热闹。他拨开人群挤进去,发现自己的大哥和爹在院子里扭作一团。霜生仗着年轻占上风地骑在了秦老汉身上,两个人四只手握在一起撕扯,明显是在抢着什么东西。 “这是俺娘留给俺未来媳妇的。”霜生嚷嚷。 “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先紧着你爹来。”秦德化见大儿子不依不饶,又说:“等你结婚这老物件都不时髦了,回头爹给你买个新的。” 霜生不听,啐了一口吐沫到秦老汉脸上。秦老汉叫了一嗓子,捂住了脸:“你个婢养的,往哪儿吐呢?!” 秦老汉说话间手一松,霜生立刻把那东西夺了去,死死攥在手里:“俺娘的戒指,谁都别想动。你有本事自己买去。俺可听说那卖面条的有的是人惦记。你也不怕她收了俺娘的东西觉得晦气再踹了你。” 秦老汉不愿被自己的儿子当着外人拂了面子,梗着脖子冲霜生离开的背影逞强:“买就买!哎,老子的钱想咋花咋花!” 一盼旁观了一切,从邻里窃窃私语中得知:秦德化这是老树开花,恋爱了!对方就是村子里新搬进来的寡妇,在村中心开了一家压面条的作坊,兼顾着也卖酱油、咸菜等副食。 槐生对自己爹要给自己找后妈一事没有太多想法,那天他想更多的反而是:霜生看样子一天两天不会回来了,那明天谁和爹去镇上卖梨? 果不出他所料,他晚上收拾书包的时候,秦德化凑了过来:“小子,爹帮你和学校说说,你这几天跟着爹上镇里。”他怕槐生不同意,赶紧加码:“爹回头给你买面鱼吃。” 槐生心里不乐意,马上期末考试了,他这段时间忙着把梨装箱,还没来得及复习。不过想到有面鱼吃,他还是出现在了第二天的农贸市场上。 槐生背靠家里借来的拖拉机,拖斗上摆着一箱箱梨。他听了秦老汉的嘱咐,特意带了本书来,坐在马扎上随意翻到一页看了起来。 周围人来人往,闹哄哄的。槐生实在看不下去,耳边是秦老汉和买主的对话:“这价格可不能降了。你瞅着没?俺儿还等着这钱回学校读书呢!” 槐生听了赶紧做出认真学习的模样。装了大概有半个小时的样子,他突然听到一阵乱糟糟的声音。他循着声音望过去,不远处一个男人正在吆喝叫卖着,四周围满了议论的人。 男人大概四五十岁的样子,梳着大背头,上身的花衬衫扎在涤纶裤里面,用一根三指宽的皮带勒住,肚子将紧绷的花衬衫鼓起了一个包,从远处看像没有脱壳的花生。这是小槐生心里有钱人的打扮。 只见花衣男子费力地弯腰,从脚边的黑箱子里取出了一串串水晶挂在手上:“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啊!新品牌做活动了啊!真金白银,白送了啊!” 人群里有人没听清,问:“白送?” “几乎白送!”花衣男人解释说:“今天我拿的这链子,实打实的国外进口水晶。原价七千,我卖您五百。明天我还在这儿,您要是能拉一两个客人来给我捧场,我明儿把这钱还给您。这可不是白送吗?” 同一个人问:“我怎么知道你明天还来?” 花衣男人说:“那您不也得了条项链?不亏。您瞧这链子:送老婆,促进家庭和谐;送朋友,增进亲友情意;送领导,来年财运亨通!” 那人又问:“你这链子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花衣男子从兜里掏出了一个小卡片:“这是产品质量检验书,国家发的。这每一根项链都跟着这么一张,保证货真价实。不信,您看看?”说罢,将链子递给了发问的男人。 男人接过去看了半天,说:“看着确实是真的。那我来一条!” 周围人看得热闹,但除了第一个人交钱外,其他人站在原地没动弹,显然大部分人都不信。槐生远远跟着看热闹,没把这事往心里去,回家也没有把这事学给村里其他人听,直觉这世上怎么会有这种美事?所以当他第二天看到花衣男子再次出现、将500块钱还给昨天那个男子时,着实吃了一惊。他看了眼一旁的秦德化,秦老汉也是一脸惊讶。 花衣男子不光为了还钱,这次他是来卖新货的:“瞧一瞧,看一看啊!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