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鹤之囚 (第1/1页)
43 二皇子领着案卷回来,他看看我,又看看小安子呈着的果盘,说不出话。 我说:“厉害,二哥,一个时辰,终于见了这么几根老竹子。” 他看我,觉我这张嘴不配我这张脸。 鹄远道:“不是我不行,是那小子不识相,就半口气的样,竟然还咬着说是他让谢二落湖。” 鹄远走近,见着果盘里的橘果,稀奇:“这都快开春了,还有橘果可以吃?” “这大理寺送的,”我捻着半片咬在嘴里,“二哥,别为难人家,在这京里混了二十年,也就这些淮北的橘留着吃了。” 鹄远原想问我要不要这案卷竹简,闻言,注意力被“淮北的橘”给吸引。“六妹实在心善,你是吃了这橘果,怎么,要我们也一并陪着去?”他看我,狐狸样的桃花眼眯着。 我说:“混了二十年呢,这大理寺却是半点舍不得吃,本宫若是不接,可是——” “那便让它烂在地里,六妹,”鹄远看我,“大理寺……张兵簿给的?” 我说:“我们很熟吗,本宫吃什么都要你管?” 他深吸一口气。“好吧,”鹄远冷淡道,“不熟。” 我笑,以为鹄远这忍耐的样子很是有趣。“也不要你这些老竹子,”我说,“二哥,那将死的封宁在哪儿?” 鹄远看我,神色漠漠。 我说:“别误会,鹄远,我惜命,若不是你们买马钱给的多,谁稀罕走这一遭。” “去寻大理正王仁自,”鹄远道,“路上别说你是去见死人的。” 口中的橘果味还未散去,我用舌尖抵着上颚,想这账下养着的老鼠确实多。 44 谁能想这大理正王仁自也不过是才弱冠没几年呢?一身法吏的衣,戴獬豸冠,佩青荷莲绶,瞧着是个人。他细瘦的眼把我上下看过,不卑不亢:“大理正王仁自,见过六公主。” “二哥想要的千里马,王大人心中有数?”我说。 他一哂:“下官见着千里马,可这马性烈。” 我没忍住:“大人这铁冠戴着,不压颈子的?” 王仁自眨眼,竟还是笑:“六公主不曾戴过,自是不清楚的。” 此人见着也瘦,说话也慢条斯理的。“殿下既是来,”他说,“怕这些狱里的都想着到殿下面前喊上一声‘冤枉’。”他低下腰,面上含着笑,与我平视。细瘦的眼眯着,倒是得了几分温柔的意思。 我:“本宫记得前些年,王家琅琊脉有一子,传为神童,乃晏合十三年进士。” “不过是些浮名,”王仁自道,“下官当不得公主称赞,也不比今日的谢探花有才。” 他起身,不紧不慢引着我往地下去: “殿下现下来这囹圄,像极冬日里的炭,要烫得这地下的家伙儿们想起地上的好了。” 我在台阶上顿足,意识到王仁自话中的意思。 王仁自见我停住,便在阶下回身,视线又一次和阶上的我相平。细柳似的眉扬起,悠悠的语调也有了几分上扬。“妙极,”他道,“公主竟是不知自‘公主断言’的判语出世后,这天下凡真冤枉的、还是假冤枉的,都要念着您来?这地下但闻‘六公主’之名,却是不再听法吏律规。” 及冠几年便已离高官重臣之位不远的王家神童平视我,他稍稍往前倾些身子,与我更近。“公主竟为女子,”他轻轻笑,“下官见这京里也不过是一群吃糠的。” 我觉这大理正也实在有趣,便忍不住也笑。 “大理正此言,甚得本宫心思。”我笑。 45 我们踩着地上开着的门的光,往地下牢里去。冬日的光映着,煌煌难明。 这道很窄,王仁自便离我很近,我们高度恰好相平。 这听人心的鬼神能力有时也非是坏事。“约莫两三阶高度便可以让六公主与我相平,”他在心里想着,“要仔细听公主的足音。” 王仁自有一颗红痣,轻轻一点落在他的后肩颈上。 我故意落了一阶不走,他果不其然回头看我。 “这些日子,不曾有人来问?”我道。 他笑:“有的,谢探花就在下面见着人,一连几日来了好几次,下官也甚是苦恼,依公主之言该如何呢?” 说着苦恼,他细柳样的眉却是平的,浮光薄薄落在他的眉间,恍惚是鹤的眉羽沾了雪。 这道甚窄,石板隔着音,可隔不住石板后犯人的心声。我看他,低低道:“怪哉,本宫听着这廊,右黑,左白,几乎若此,未有例外。” 他顿住,持着的笑有瞬间隐去。王仁自在想我是不是有通天的记忆力,把案卷全部记住。“可若如此,”王仁自想,“这不过八九的女童,便有断黑白之能?” 他盯着我,不自觉往上前道:“公主之言,可断真假,人耶,君耶,神耶……?” “右以有罪,左以冤屈,”我垂眸,看王仁自细瘦的锁骨,“然此本夏台之所,不怪哉?本宫好奇,右骑曹军参事在大理正这儿,左右何为?” 王仁自笑起来,雪眉复又落在阴影处。“下官愚钝,未有公主聪慧,”他笑,“确实不明白公主的意思,这京里吃糠的怕是也少不得下官——” 忽台阶下有人声,清澈如这地牢里自地上的光,也像极那消失在王仁自眉间的鹤羽: “封宁为左狱,你既知,又何不同我一并上奏,王蓬羽?” 王仁自笑:“蓬羽愚钝,不知谢探花原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